loader

情感加溫:讓爸爸在孕期過程中同樣有感!

Foto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英國文豪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如此寫著。呼應廣告行銷界,在數位主流當道的現今,《動腦》發現到,這是媒體興盛的時代,卻也是免臨多重挑戰的時代。 談到全球行銷趨勢,除了運用創意,讓銷售報表更好看之外,品牌還能如何幫助人們的生活、乃至於社會?這些比銷售報表還要影響長遠的益處,恐怕才是2018年的品牌,更需要思考的問題。《動腦》501期,透過國際趨勢預測公司TrendWatching的報告,為讀者解析今年必須了解的五大趨勢,以及品牌可以嘗試挑戰的關鍵「五力」。

<<全球行銷五大趨勢>>

1 挑戰自動力:自動商務 挑戰無人化 在成熟的網路環境下,電子商務(E-commerce)、以及更不受時地限制的行動商務(M-commerce),儼然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到了2018年,這些恐怕不足以滿足消費者,人們期待更快速、更便利的商務模式,並且樂於擁抱機器演算法、新興智慧工具帶來的協助。因此,這一年的一開始,讀者們首先要認識的名詞,就是「自動商務」(Automated commerce,簡稱A-commerce)。

事實上,「自動商務」並非全新的概念,相信有不少讀者對它並不陌生;廣義的來說,路邊的自動販賣機,也算是一種自動商務。當然,我們在2018年要談的不僅是販賣機而已,在這一年,自動商務必須帶給消費者全新的購物體驗,從商品選購、購買流程、運送物流等,都能透過達到快速的自動化效果。(同樣擁抱數據和AI判斷的程序化購買,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今年又會出現哪些策略?速翻至P.66「數位挑戰」!)

2 挑戰社會力:創新態度 詮釋新生活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於2017年9月公佈的報告指出,25至35歲的美國青年,有15%的人仍住在原生家庭,相較於2000年多出了5%。而中國復旦大學也在同年6月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上海,28至37歲的男性,將近20%未婚,比2005年多出8%;同時,有40%該年齡段的上海人,表示他們在婚前同居。 種種的數據告訴我們,2018年的成人世代,面臨大量青年失業、薪資停滯不前、晚婚少子等考驗,如果用過去的標準──有好的職業、買房成家等傳統公式,套用在當前的青年上,恐怕會陷入很大的挫折。

事實上,這批成人世代,也正積極尋找突破口,對於數位能帶來的好處和改變,更是寄予重望。當生活型態漸趨多元、複雜,人們將開始尋求品牌的幫助,這不只是在說能解決需求的產品而已,品牌還必須教導生活技巧,甚至協助人們了解生活目標,滿足更多層次的需求。 因此,品牌若想在2018年有所成長,必須思考當前消費者所處的環境,並跟上社會的脈動;具體的方法是,思考品牌的目標族群需要什麼幫助?正經歷什麼生命階段?尋求怎樣的生活目標?接著,用創新的態度和服務模式,幫助目標族群詮釋新的生活。(2018年將會越來越夯的服務模式或商機?速翻至P.72「未來經濟」!)

3 挑戰科技力:虛擬陪伴 超人類友誼 「嘿Siri,說個笑話來聽吧!」相信有不少持有蘋果手機的讀者,曾經這樣要求虛擬助理,除了設定鬧鐘、詢問天氣、自動撥號等實用功能,使用者也期待能和虛擬助理產生互動,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天來。2016年初,Facebook推出「Bot Platform」,讓品牌能夠創建自己的「Chatbot」(聊天機器人),與消費者互動。

回首2017年,不少品牌已經成功應用聊天機器人,吸引消費者主動觸及。 可以大膽預測,2018年,人類與機器的關係,將會產生根本性的轉變,人們不再只是把機器人當成虛擬助理,它們還有機會成為人們真正的朋友,帶來教育、娛樂,甚至是情感療癒的功能。對於品牌而言,可以先自問: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一個虛擬夥伴?如果品牌認為自己需要開發一個虛擬夥伴,那麼它會有什麼樣的個性?又會如何與消費者溝通? 看起來很科幻、不切實際?

事實上,國際調研機構Gartner已經預測,到了2020年,人類與機器人的對話,將會比人類與現實伴侶之間的對話更多。智威湯遜(JWT)也曾在2017年4月的新趨勢報告指出,72%的語音助理使用者認為,品牌應該提供獨特的聲音,以及個性化的應用程式,不能只是千篇一律的設定。同時,蘋果正積極聘請具有心理學背景的工程師,幫助優化Siri的人性對話功能。(2018年有哪些必知的超潮新科技?速翻至P.78「科技體驗」!)

4 挑戰服務力:體諒設計 服務再升級 管理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在2017年2月的報告中指出,相較於三年前,78%的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降低。當競爭對手推出免費試用、削價販售、優惠體驗,品牌如何讓消費者不受誘惑、保持品牌忠誠?「體諒型設計」,是品牌在2018年必須了解的概念,也是緊抓住消費者的關鍵手段。

【本篇未完,完整請見 動腦2018年1月號 https://ppt.cc/fjd6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