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生技業人均生產力連5年下降 「大學醫療照護經濟圈」實現生醫創新

Foto

新政府上任至今,積極推動「五加二」產業政策,即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再加上新農業、循環經濟。

台北市與台中市亦持續推行「東區門戶計畫」與「大台中經濟生活圈」,前者打造忠孝營區成為生技產業聚落,串聯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生醫研發能量;後者則擴大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平台,並於10月初與雲林縣簽署合作備忘錄。

因應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的人力需求,經濟部工業局委託法人機構於近期針對企業進行問卷調查、訪談,最後邀請各領域的公會、廠商與學界代表召開座談會並公布調查結果。

調查報告雖然列出了各產業領域的產值與員工人數,但沒有真正妥善運用這些統計結果,從這些數字背後去發現、並探討真正的潛在問題。

生技業人均生產力連5年下降

表面上看,台灣生技產業總產值和員工總數年年成長,若將最近調查預估2016年的生醫產業總產值除以總員工數,得到每名員工年均生產值約為339萬元新台幣。

然而,2008年每人平均生產力是470萬元台幣,且自此連續5年下降,近幾年幾無成長。事實上,近十年的台灣生技產業人均生產力可謂不進反退。

數字反映出台灣生技生產力下降的問題,造成的主因是人才沒有升級,也連帶使得產業無法升級。不過,卻沒有太多人留意到這個現象的嚴重性。

無論是中央與地方的生技產業政策皆一直推陳出新,但仔細觀察,目前出爐的人力需求政策,卻皆未針對醫院、醫師等臨床人才策略多加著墨。

為什麼醫師如此重要呢?因為醫療是生技產業真正終端的一大市場。目前,生技業成功的醫藥產品,絕多數都是出自臨床醫療的需求,醫療創新的想法、概念往往來自醫院和醫師。

例如外科醫師才是最熟悉手術工具優缺點以及如何修改的人,他們的實際需求就是「unmetmedical need」(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若忽略醫師,產業所謂的創新將無法真正得到升級的機會。

臨床醫療人才不敷所需

2015死亡質量/安寧治療指數(Quality of Death Index)全球排名,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針對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的安寧治療供應情況、可負擔程度和品質進行評估。

台灣總得分83.1,排名第六,居亞洲第一的領先地位。其中在安寧與醫療環境指標總分79.6,排名第五,遠超過居亞洲第二的新加坡(66.2);公眾參與指標(臨終選擇與討論)總分82.2排名第5;不過,在人力資源(足夠的醫療人力)指標得分72.2卻排名到第九,還落後新加坡。

這份報告,證明了台灣醫療環境有先進國家的水準,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基礎條件,但臨床人力資源明顯不敷所需,因此,政府的產業發展政策中,不應該忽略臨床相關的人力發展。

目前,台灣的生醫產業研發能量其實仍不具規模。研發需要創新,「創新」的驅動力又源自多元開放(Pluralism)與融合(Adaption & Adoption),必須從人才培養、組織/制度之改革、資金適用等,鼓勵創新、革新醫療的開發及其臨床應用,才是生醫產業升級的政策主軸。

值得鼓勵的是,最近的生醫選秀如生策會與時代基金會舉辦者,有較多的臨床醫師的啟動參與,明確訴求針對需求端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成功首步。必須加強的,是相關資料的系統收集、分析與運用,及數據庫的建置,亦即累積構建大數據的能量,以為市場上保護、競爭之用,此亦可應用在其他領域如生農、環境等。

而無論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於去年初提出的「精準醫學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或是20年前展開的「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都是期望聚集各領域人才,讓他們接觸大量全新的知識、產生撞擊,從而成長、提升素質,以應付產業需求。

(賴博雄 克魯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10月號)

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