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歷過2003年爆發的SARS疫情(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就知道傳染病大流行的可怕。近日韓國MERS疫情擴散,不免引起國人擔憂,因為MERS病毒與當年肆虐臺灣的SARS病毒同屬冠狀病毒,致死率超過20%。
2003年「SARS」入侵臺灣,並在短短三個月內,造成全臺674人染病,84人死亡,創下防疫史上,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封院、北勢社區封樓,17萬人接受居家隔離的慘痛紀錄。
過去臺灣鮮少有傳染病防疫書籍的記錄及出版,《關鍵戰疫:臺灣傳染病的故事》一書由前衛生署副署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張鴻仁撰著,內容詳實記錄臺灣近代重大的傳染病,包括痢疾、小兒麻痺、登革熱、結核病、愛滋病、安非他命、SARS等,帶國人認識傳染病,也了解防疫的經過,特別對抗這些重大的傳染病,該有正確的防疫知識。
張鴻仁表示,自己有幸參與了1980年代以後的防疫政策與「戰役」,以個人的經驗來「講故事」,希望未來有志投入防疫工作的同仁,可以從歷史故事中學到教訓。
防疫工作是跟時間賽跑
過去好萊塢電影《末日之戰》(World War Z,2013年),即是描述病毒疫情傳染的恐怖,布萊德彼特飾演的前聯合國調查員,四處尋找病毒的來源,這就是防疫人員的重要工作。雖然在真實世界不太可能像電影演的那樣,感染「病毒」後,12秒內就「發病」,但對在第一線作戰的公衛專家們來說,防疫工作就像是跟時間賽跑,必須趕在流行曲線之前,設法將疫情控制下來,阻止疫情擴散。
張鴻仁認為,當疫情發生後,防疫的調查工作需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但事前,民眾需有警覺,不少人覺得傳染病跟自己無關,總以為只有不重視衛生習慣的人才會被傳染,其實,傳染病比我們想得還要普遍,而且「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一旦爆發大規模流行,殺傷力總是比原先民眾預想得大許多!
1895年日軍侵臺
死於瘧疾者多於戰死者
以歷史課本上都曾出現的歐洲「黑死病」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年期間,英國的死亡率是1.55%,但黑死病在七個月內像浪潮一樣席捲歐洲,造成英格蘭約45%的人口死亡,年死亡率高達77%。若以1348~1349年的死亡率計算,黑死病的死亡率大約是一次世界大戰的200倍。根據羅馬教廷估計,中世紀的歐洲大約有2400萬名基督徒死於黑死病(約占當時歐洲人口的2/3)。
如果覺得黑死病年代太久遠、疫區離臺灣太遠,可以再看看這個例子。張鴻仁舉例,1895年,日軍攻臺,歷史課本上常寫,日本平定臺灣的困難之一是原住民頑強抵抗,但事實上,當時痢疾曾大流行。根據記載,在1895年5月26日至12月15日這半年的時間裡,有515名日軍受傷,164人戰死,因病住院者則高達26,994人,其中,病死者約4,622人,幾乎全是罹患瘧疾,日軍反而病死多於戰死。
國人出國前應注意
疾管署發布的旅遊疫情建議
關於近日韓國MERS的疫情,張鴻仁提醒國人應注意疾管署發布的旅遊疫情建議,如現在沙烏地阿拉伯已列為旅遊疫情建議的第二級警示(Alert),伊朗、約旦、科威特、阿曼、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除此,如前往中東地區,返國後14天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應戴口罩儘快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參與此次《關鍵戰疫:臺灣傳染病的故事》一書出版工作的《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則表示,張鴻仁董事長對臺灣防疫體系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也多次參與臺灣防疫體系的再造工作,是臺灣首任的疾病管制局局長,由他撰寫防疫工作的相關歷史紀錄,是最佳的人選,這樣有意義的書籍,適合讓政府部門在防疫工作上參考,也提醒國人對傳染病應有認識。……完整內容,請繼續閱讀《大家健康雜誌》375期
※ 推薦閱讀:
罹患這些病,小心憂鬱症來敲門
當意外影響容貌,4技巧助患者走出情緒關卡
※ 本文出自《大家健康雜誌》107年10月號,更多精彩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