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幾項趨勢課題,察覺人類社會已走入新階段,包括氣候變遷、高齡化社會、資通訊科技躍進以及對全球化經驗的反彈等,都是前所未有課題。人類必須共同摸索解決之道,其過程與結果勢必帶出新的制度、手段和生活方式,進而,城鄉的空間結構也會因著有所改變。
台灣面對高齡化,不是個人或是家庭的責任,需要社區、社會共同面對以及相互合作。生育率下降造成人口減少,勞動人口下降,嚴重衝擊經濟生產力,也對城鄉空間結構產生影響。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30年後(2046年),台灣人口總數將為2095萬人,較今日(2350萬)少260萬人,相當80至85萬戶。目前2350萬人口約800萬戶,有七成人口住在六都,三成在六都之外。但六都之外地區的高齡人口比例明顯高於六都,加上城鄉遷移的因素,可以粗估未來減少的80萬戶有近50萬戶是在六都之外,佔其現有戶數的20%;六都減少30萬戶則只佔現有戶數的6%。如果沒有政策的引導,快速瘦身的鄉鎮村落將是下一階段的問題。
投資基礎建設 取代大建設
面對上述課題,未來城鄉發展的重要策略應該是:用基礎建設取代大建設,藉投資市鎮來引導人口流動。農村人力不足,都市老舊公寓不適合養老,這些問題都需要檢討,二次大戰之後,台灣快速工業化、都市化,這一批建築過了半世紀,已不適合現代社會,如何改造住宅是新政府需傷腦筋的。長照制度僅是一部分,城鄉課題也應納入考量。
國發會這一年會做幾個大型趨勢研究:科技生活、氣候變遷、未來生活型態等等。未來就整個人口居住區來看,分成三類:北中南都會區、二級城市、鄉鎮,鄉鎮之外的偏遠村落可能將來會慢慢消失,需要引導他們進入鄉鎮或二級城市,提供公共服務及防災系統。
發展區域中心 良好生活市鎮
因應高齡社會,大都會人口不應再成長,公共建設應以二級城市、三級鄉鎮為重心,加強其就業與公共服務,使發展為區域中心。基礎建設如下水污水道、污水處理廠、共同管溝、人行道、文化設施、社服設施、交通系統、學校等逐漸齊備,使成為良好的生活市鎮。在城鎮堅實化的同時,適時接納人口漸稀的周圍村落,並在市鎮與外圍的農業區規劃綠地作隔離,限制市鎮任意向外擴張。
要實現這樣的空間結構調整,除了公共建設方向及制度需改變外,我們最欠缺的是土地調整工具,政府主動建立土地儲備制度並得以和民間交換土地,如此才能兼顧人民權益與公共價值。人到哪,力量才會跟到哪,返鄉人口回流是必要的,這與農委會、社福產業都有關係,顯然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