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歲的年輕人,可說是史上標籤最多的世代,有人叫他們「90後」「八年級生」「悶世代」「青貧族」,甚至冠上「厭世代」「魯蛇世代」的負面印象,近年來,又被稱為「佛系青年」,讓各界霧裡看花。
其實,他們更適合「我世代」這個名詞,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媒體、有能力為自我發聲,以各種「我」的風貌存在,卻誰也無法代表誰。例如,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學姐」黃瀞瑩、創作歌手白安、新生代主持人LULU、金曲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等,均是「我世代」的代表人物,他們的共通特質是︰想法多元、懷抱理想、態度務實,正在努力走出自己的路。
《遠見雜誌》深入剖析,台灣「我世代」有近400萬人,最小18歲的他們已擁有公民投票權,深入社會各領域,發揮驚人影響力。台灣正由「我世代」掀起一場新務實革命,不論你是不是「我世代」,都必須重新認識他們!
有一群人,他們出現好一陣子了,但你常覺得不認識他們,於是像辨識一個新來的罐子一樣,將他們貼上標籤。一個、兩個、三個……,卻愈來愈看不清他們本來的面貌。
在西元1990年之後出生的這群人,被叫「90後」或「八年級生」;若與科技演進史交叉來看,國小就有網路的他們,算得上第一代「數位原住民」;再比對台灣經濟,出社會便陷入22K的薪水魔咒,他們被形容為「悶世代」「青貧族」。
然後,不知是他們自嘲、自苦,或是大人恨鐵不成鋼,這群人又被冠上「厭世代」「魯蛇世代」的專有名詞。這使得他們乾脆隨緣淡定、無欲無求?但「佛系青年」的標籤又烙印上身……。
這是史上標籤最多的世代,然而外界對他們卻仍霧裡看花。
撕掉標籤、重新定義 「我世代」充滿各種可能
想重新認識這個世代,得先撕下過去貼上的所有標籤。本期《遠見》訪問超過30位90後的年輕人,他們樂意被稱為「我世代」!
我世代,是因為這群人成長於數位時代,每個人都可是一個「自媒體」、有能力為自我發聲;另方面,彼此的異質性也甚高,以各種「我」的風貌存在,誰也無法代表誰。
90後出生這一代已經是台灣最重要的職場新生力軍。年紀最大已29歲,若是大學畢業即就業,出社會已五、六年,是目前企業徵才的主要族群。
而以台灣大專生高打工率來看,職場新鮮人年齡早已下拉至18歲,且18歲已享有公民投票權,漸有影響社會的能力。
據統計,台灣18~29歲(1990~2001年出生)的族群共374萬人,約占台灣16%的人口,是廣義的「我世代」,正好介於西方社會定義的「千禧世代」與「Z世代」之間。
這批謎樣的社會生力軍,究竟是何面貌?
伴隨網路成長 在社群媒體展現自我
相較於前輩世代,數位科技的爆發式演進,是形塑「我世代」的最大養分。
他們是這樣長大的。1990年出生那一年的孩子,5歲時BBS始祖「PTT」創立;念小一時,入口網站「奇摩」成立;通訊軟體先驅「Yahoo即時通」在8歲時上線;11歲掀起串流音樂風潮的iTunes出了第一版;讀國中、14歲時臉書問世,隔年YouTube來了。
17歲即將上大學的年紀,首代iPhone掀起手機革命;20歲時新一代社群媒體Instagram竄起。
等他踏進社會,線上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LINE已風行,「部落客」算落伍,「網紅」才夠夯,自我發聲已從文字轉為影像。
習慣主流退位 樂擁多元價值
「以資訊的存取形式來看,現在的年輕人算是『串流世代』!」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觀察,科技行為會影響各世代的價值觀,例如1960年代用的是卡帶,靠拷貝來存取;1980年代出現大大一片的傳統商用磁碟,開始有下載的概念。
跨過千禧年後,資訊可在網路上串流、自雲端存取。例如想聽首歌不需要弄來一片卡帶或磁片,甚至無須下載,直接從音樂平台上選取、點播即可。
身為前任北市文化局長、曾與各國年輕人交流的劉維公指出,對「我世代」而言,這是一個「多選項並陳」的時代,像是資料無須取捨,放在雲端就好,只需視情境來選用不同物件。
因此,許多對前輩世代有正確答案的「選擇題」,對「我世代」而言,卻成了論述觀點、有理就通的「申論題」。
「我世代」在成長過程中歷經多次制度改變,包括一綱多本、多元入學、廢除髮禁、教官退出校園等改革,使得他們心中沒有框架、主流退位,得以擁抱多元價值。
問題是,當多個選項並列眼前時,「我世代」究竟要什麼?
現實危機感強烈 最沒有政黨包袱
出生於1994年的陳憲修,是一個90後的代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最務實的選擇。
陳憲修才24歲,只花兩年半就成為富邦人壽體系中最年輕的處經理,去年底已成立50人的通訊處。更難想像的是,他的夢想是開一間餐廳,從四技到大三,念了七年餐飲科系,並有多年業界實習經驗。餐飲路一直到三年前才轉彎。
大三時,一手帶大他的阿公生病、躺進醫院,他終日奔波於廚房和學校,撥不出時間陪阿公。「我開始想,什麼方法能讓我工時彈性,又突破薪水限制?」他發現「業務工作」是好選擇,透過友人介紹,向房仲、保險等從業人員諮詢經驗後,最後選定保險業,並從餐飲系轉至企管系。
雖然他到富邦報到三天,阿公就撒手人寰,但他化悲憤為力量,在兩個月內靠著勤訪100位客戶、成交33張保單,站穩腳步。
一身型男打扮的他笑說,自己的夢想仍是30歲前開餐廳,但會先累積人脈、厚植企管實力,才有辦法圓夢,「若無法掌握最高勝率,就不該貿然行事,因為那叫做賭博!」
不敢賭,除了務實,還因為強烈的危機感。
比起前幾個世代,「我世代」雖然成長於更豐沛的物質環境,但早就聽慣了壞消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台灣歷經兩次政黨輪替、產業出走、所得倒退、年金改革等風波。
「年輕人沒有你想像的天真,他們現實感很強,了解大時代帶給他們的困境,因此小心去做每一步決定!」常做世代研究的「智榮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李竺姮,今年初發表「迷世代」(18~40歲)報告時發現,務實與審慎的特質,在25~29歲族群身上最明顯。
今年初,《遠見》發表新年度的「民心指數調查」,發現常被形容為「天然獨」的18~29歲族群,有43.9%表示自己「政黨中立」,高於全體的37.7%。對於「九二共識」,該族群贊成比例達58.1%,也高於全體的53.7%。
「我世代」最無政黨包袱,還有過半數能接納藍營執政時提出的兩岸論述,這結果顛覆既定印象。
曾以「失敗者社會學」一課轟動台大、現任教於北藝大、國北教大的社會學者李明璁觀察,很多主流議題在「我世代」身上,是被翻轉的。例如過去認為「威權」就是指長期執政的國民黨,但這一代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抗議初體驗可能是跟著爸媽上街「倒扁(2006年紅衫軍遊行)」,那時反對的對象是民進黨政府。
顛覆消費鐵律 行銷也須換新腦袋
在行銷與消費現場,遊戲規則也正被「我世代」改寫中。
「這代年輕人買的不是『項目』,而是『認同』!」李竺姮發現,除了項目功能外,老一輩買的是「標籤」,所以給了品牌很大的操作空間。但新一代消費者期待不同的附加價值,較不受品牌左右,有能力自己創造「消費旅程」,會多方搜尋與比價。
例如智榮在調查中發現一位27歲的女生,為了去澳洲旅遊,花幾個月比價,終於有一天半夜比到近期最低價、按下enter鍵的瞬間,是她整個消費過程中最得意的一刻。
高度社群化的網路,則是「我世代」顛覆世界的新武器,也是他們實踐自我的實驗室。
台灣最大女裝租借電商平台:「快租時尚」(AMAZE)成立於2016年,其創辦人兼執行長許越勛,就是1991年出生的「我世代」。
在英國留學、就讀大二期間,主修航太工程的許越勛已創辦電商App,回台後曾在東區開出服飾店面,一度利潤高達50%,卻不敵快時尚品牌與電商的夾擊。
店面歷經多次轉型,意識到「剩衣危害環境」問題的他,決定將「以租代買」的理念轉為商業模式、創立AMAZE。
一開始很痛苦,好在網路可以讓他快試快錯,短時間殺出一條路。去年AMAZE轉虧為盈、年營收近千萬,目前已累積11萬個會員。
「其實我想的不是創業,而是如何解決痛點!」腦筋動得快的許越勛,又發現「廠商常找不到適合的網美,網美也不知廠商報價」。於是,從發想到創業只花兩個月,他就在2017年底創立網美工作媒合平台「MATCH」,該平台已進軍日本。
手機中訂閱了近百個公眾號,一有時間就「腦補」的許越勛,大量吸收全球網路創業經驗,希望擁有「老鷹」一般的全方位視野,一發現獵物,就精準出擊。
過度關注同溫層資訊 恐淪數位時代井底之蛙
許越勛並非特例。李竺姮觀察,常被視為「低薪苦勞」的這一代,卻能在網路上串連出豐沛資源,有能力跨界結盟,建立出新的經濟體。
然而,作為數位原生第一代,從小穿梭於虛擬與現實間,是一種能力,卻也藏著隱憂。
「現在的年輕世代,就像變形蟲,可以隨時變出想要的樣子!」「他們一方面想彰顯自我,但許多人卻又苦尋不著自我定位!」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心理學者許皓宜指出,20多歲的年紀,本來就面臨兩大認同難題,一是親密關係的確立,二是尋覓社會位置,並求經濟獨立。若無法處理社群中的人我關係,會讓認同議題更糾結。
她舉例,臉書上好像人聲沸騰,但這可能是「偽裝的群體性」,無法得到共鳴的人,更容易寂寞與焦慮。
許皓宜也憂慮網路世界的「同溫層」現象,將造成「數位時代的井底之蛙」。
像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表現形式是在特定版面、時段,將所有編排過的議題,曝光於閱聽眾前。但網路上卻可以挑選主題,加上演算法的推波助瀾,閱聽眾會一直看到自己偏好的資訊,陷入同溫層陷阱,視野更狹隘。
應培養走出網路、起身行動的能力
「這就是一種你好像一直在連線,但又沒有真正打開視窗的狀態!」李明璁提醒「我世代」應該確認自己接觸的資訊是否夠跨界、夠多元;此外,還要有走出網路、起身行動的能力。
「我們正邁向『後人類時代』,挑戰將空前巨大!」劉維公指出,這些挑戰包括環境惡化、人口老化、極端政治、AI應用等,甚至人機結合的「賽博格」(cyborg),都開始進入真實世界。
在他看來,「我世代」只要善用優勢,將更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帶領人類前進下一個演化階段的火車頭。
正在翻轉世界的「我世代」已經來了,你準備好重新認識他們了嗎?
>>【數位專題】我世代 http://bit.ly/2EPvLYl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bit.ly/2tTmc4o】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3月號:http://bit.ly/2UoJ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