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哪些臺企是「夥拍」寵兒

Foto

BIO大會「夥拍」活動紀錄不斷創新高,今年有3500家公司機構參與,3天半內,會議次數高達41,400場,平均1家1天有3.3場商機洽談。產業快速變化,大家都在苦思如何突破,業界對一對一媒合更加熱衷,期望快速找到添加彼此馬力的最佳拍檔,或反之,及早發現潛在競爭對手。

今年成立已屆16 周年的美國生技展(BIO),之所以能號召全球生技產業菁英年年洄游聚集,最大的特色便是BIO提供的「一對一媒合系統(One-on-One Partnering ™ system)」服務。這套服務讓業者省去奔波各國的舟車勞頓,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連結全球產業社群,尋找自己的商業夥伴,打入國際市場鏈結。

自2001年首屆美國生技展成立,即推出了這套「夥拍(Partnering)」系統,且隨著網路資訊科技進展不斷進階、優化,每年企業逐年穩定增加,不僅大受業者青睞,也開啟了後起知名展會爭相仿效。

目前BIO的「One-on-One」已與知名的JPM健康投資大會(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日本的Sofinnova生技醫藥投資論壇(The Sofinnova Japan Biopharma Partnering Conference)、法國里昂生技媒合大會(Lyon Biopole partnering events)、法國生技創新投資商會(Business France’s MedStartUp)等策略聯盟,把國際間生技產業的「夥拍」活動,交織得更加緊密且川流不息。

41,400場夥拍 平均1家1天有3.3場

慕名BIO大會夥拍活動的企業不斷創新高,今年有3500家公司機構參與,在3.5天內的會議次數高達41,400場,平均1家1天有3.3場商機洽談;本次與會人數總計16,123人,幾乎每1個參加者都有約3個夥拍機會。

One-on-One會談區沿著聖地牙哥會展中心的中央廊道,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從早到晚人潮擁擠,蔚為今年BIO人氣最旺的區域,更讓今年展區風采失色不少。

相比2016年參加單位3,517家,會議場次35,700場,在公司數量持平下,夥拍大幅增加了5,700場;2016年這年,也比2015年參加公司3,144家、29,279場次,夥拍增加了6,421場,更甚於今年的增長。

明顯可見,2015年底起,免疫療法、精準醫療、次世代基因體等科技進展如炸開的鍋,引發產業急速的變革,且激發劇烈的競爭,而這樣的氛圍,也反映到了One-on-One的現況上。

一如今年BIO的主題──「突破」,無論大型製藥業、中小型生技公司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創企業,大家都在產業快速的變化中苦思如何突破,從品牌形象到更重視產品發展的策略合作與溝通。

業界對夥拍也更加熱衷,希望透過One-on-One快速找到能彼此添加馬力的最佳拍檔,或反之,及早發現那些潛在競爭對手,好評估自己在賽道上跑馬得標的機會。

跨國藥廠包括Eli Lily、Sanofi、J&J、GSK、Novatis各領域專家則傾巢而出,兵分多路、輪番上陣夥拍各種可能策略合作的公司機構,不僅面對面洽談,甚至馬上遞出NDA (保密協議書),希望進一步深入了解夥拍對象的技術與產品進展。

深入溝通 研發能力見真章

臺灣代表團廠商今年參與One-on-One 會議的總數也超過450場,雖然跟2016年的600場左右相比,數量有所減少,但實質上跟去年相比有很大不同。

今年參展廠商包括台灣微脂體、太景生技、藥華醫藥、善笙生技、台灣浩鼎、逸達生技、杏國生技、健永生技、順天醫藥生技、永昕生技、金樺生物醫學、展旺生技、台康生技以及臺灣動藥、亞果、豬博士動物科技等,多數穿梭「夥拍」會議甚於在展覽攤位上。

跟往年一樣,臺灣館特別在展館內自闢數間小型會議室,自開展至閉展,會議室幾乎沒有空閒。據本刊了解,夥拍次數最少的廠商都有15場以上,多者甚至達40餘場,可以說平均一天10場,不少從早餐開始排到晚上,一刻都難停歇。連續數年參展、One-on-One會議臺灣最熱門廠商之一的台灣微脂體,隨著其多項產品線臨床進展逐漸開花結果,許多國際藥廠早已將其收入夥拍囊中,總經理葉志鴻今年參與會議超過50場,被中國生技圈認為是臺灣的生技金童,這回被美國財經媒體「Small cap nation for Nasdaq」專訪。

葉志鴻對本刊透露,為了台微體國際化發展,公司已正式考慮到美國Nasdaq掛牌,臺灣生技產業要勇敢『走出去』。

他也建議同業,「One-on-One深入溝通的方式,對重視研發與創新的臺灣生技產業,其實反而更有利,也是能力見真章的機會。」藥華醫藥抗PV(紅血球增生症)P1101完成歐盟三期臨床實驗,已於今年2月送歐盟EMA審查,藥證通過在即,利多消息不斷,其新一代長效型干擾素擴大適應症開發也帶來契機,加上藥華在波士頓成立美國分公司,國際化行銷佈局更為靈活,董事長詹青柳從到達到離開,都在忙著各種洽商會議。

而幾乎每年都隨代表團參展的善笙生技,擁有卓越的微生物發酵及天然物水解技術,並具備量產能力,生產機能性原料產品供應保健食品、農業及工業用特用原料,這幾年透過展會及商機媒合,已經成功與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地區經銷合作。

今年7月,善笙也被加拿大農業食品部相關單位選中為創新農業生技代表(編按:亞洲僅臺灣、日本兩國),給予差旅補助前往加拿大參訪。總經理許嘉欽說:「氣候變遷導致全球農業異常變化,生物技術用來解決農業、糧食問題會扮演越來越重視的角色。」

隨著蛋白質新藥興起,跨國性藥廠無不把生物相似藥列入發展重心之一,這時候,區域性、具備研發能力、擁有國際合規的量產廠房公司,臺灣的永昕、台康,金樺都引起了知名藥廠的注意。其中,專攻高門檻困難蛋白質相似藥的金樺,今年首度參展。

金樺在抗體備製、產程開發服務客戶不少已是國際大廠,今年3月日本NanoCarrier入股金樺後,向來低調的金樺,國際化腳程更加積極。由於金樺是亞洲極少數和中東指標性醫藥業建立深度研發合作的公司

本文節錄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7月號

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