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100位精英的歸鄉告白

Foto

近年,台灣高教人才不斷被挖角,除了赴大陸,前往香港或新加坡的也不少。但在這股出走潮下,卻有愈來愈多旅外精英,因為重新發現台灣的好,決心返台教書、創業、投資,甚至舉家遷回。

受惠於教育部、科技部推出的「玉山(青年)學者」計畫、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IFT)等,向旅外的台灣博士級人才廣發英雄帖,至今已吸引超過100人,陸續鮭魚返鄉。

《遠見》採訪多位返台精英,包括旅美逾50年的杜武青教授、哥倫布計畫得主林盈仲、蔡明翰及愛因斯坦計畫得主陳縕儂、玉山青年學者龔仲偉等,深入剖析他們回台主因?如何看待台灣研究環境?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

「老師,您為什麼回到台灣啊?」

今年33歲的成功大學土木系助理教授洪瀞經常被學生這樣問,而他總是一臉疑惑的反問:「為什麼不?」

三年前回到成功大學任教的洪瀞,是世界排名前十的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求學時得過幾乎不會頒給「非美國人」的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獎學金,還曾得過創業起始競賽第一名,擔任大紐約學聯祕書長。畢業後,更在全球最大半導體裝置製造商之一的荷商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V.)擔任設計工程師。

無懈可擊的學歷、國際企業履歷、又是30歲的黃金年紀,回台灣,怎麼看似乎都是個「減薪又降級」的選擇。

近年人才外流嚴重 海外精英卻逆勢回台

近年來「高教人才流失」的議題不斷躍上媒體版面。《遠見》今年4月號封面故事也報導,至少已有1000位台灣教授們西進大陸,前往香港或新加坡的也不少。台灣高教薪水和經費都輸人,年改通過後,教授退休金被大砍,有能力的人稍微撥一下算盤,都會發現回台灣當教授是個吃虧的選擇。

「這群人有能力去歐美國際大企業拿十倍薪水、或去中港星一線大學拿四倍薪水,台灣真的很難找到人回來!」某位國立大學校長私下感嘆。

面對這個疑問,洪瀞的回答很平靜,「因為台灣很好啊!」他認為,台灣的研究環境不差,優秀學生的能力完全不輸歐美名校,台灣有好的生活環境、家人,及屬於這塊土地的歸屬感,「這些都不是薪資可以交換的」。

「而且走出去看過後,真的會發現美國沒那麼好、台灣一點也不差,反而更想要回到台灣做些什麼,貢獻自己的力量,」洪瀞說。

有這種想法的,並不單只有洪瀞一個人。近幾年來不少台灣精英對台灣失望而出走,但也出現愈來愈多旅外精英,世界跑了一圈後,重新發現台灣的好而舉家遷回。

今年教育部推出鎖定國際優秀人才來台的「玉山(青年)學者」計畫,已通過46件申請,其中24位是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海外學人。

而在今年科技部針對「年輕學者養成計畫」所舉辦的「MOST Young Scholar Fellowship」頒贈儀式中,上台的67位得獎者,幾乎都是近三年內回台的年輕老師,他們多在海外名校取得博士、或原在國際機構擔任研究員,卻放棄唾手可得的海外大學與國際企業邀約,決定回台。

科技部也於去年7月推出「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IFT),向旅居海外的台灣博士級人才廣發英雄帖,至今已收到102件申請,回台者已有46人。

加起來,光這些計畫至少已吸引超過100位海外名校博士們,陸續鮭魚返鄉了。

《遠見》在接觸這些得獎者後發現,許多優秀的人才,其實都願意回台貢獻所學,尤其是年輕一代,「回台灣」更是很多人的第一目標,差的,只是一個適合的機會而已。

談到台灣人才外流,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有五大問題。《遠見》針對這幾個問題,採訪北中南代表性頂大之中、近期從海外歸國的老師,以及負責海外招聘的高教高層,逐一破解這些常見的悲觀論點。回流人才,其實大多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

迷思1〉教授薪水不敵中港星?

實情:台灣有頂尖學生,比錢還誘人

「薪資低」被認為是台灣高教最弱勢的一項,尤其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開出比台灣高出三~四倍薪水,老師們怎麼可能不心動?

「身為一位科學家,『研究環境』才是最重要的選擇依據,」兩年前回到台大擔任生科系助理教授的北卡羅萊納大學植物學博士林盈仲說的明白,很多人都覺得哪裡薪水高,人才就會去哪裡,但對矢志研究的科學家來說,只要確定能有穩定而足夠的經費、能力優秀的研究生團隊、以及便利且資訊流通的生活環境,就是一個值得留下來的地方,「而台灣,這些都有。」

「我想不只是我,每個會選擇回台灣當老師的人,薪水都絕對不是第一考量,」原本在美國西北大學化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今年因為玉山青年計畫而回到成功大學化工系擔任助理教授的龔仲偉也表示。

「錢很重要,但有『好學生』更重要,」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陳震寰說,優秀人才能拿到的任教機會很多,會決定到某所學校,一定是希望在那裡,可以在學術上做出具國際影響力的好研究,「尤其對30~50幾歲的年輕與中壯世代來說,能在自己能力最強的時候,有舞台做出大事,比賺到多少錢更重要!」

要做大事,就需要傑出的研究團隊,能不能找到優秀的學生,成為關鍵。

「頂尖學生,對老師是致命吸引力!」陳震寰就舉例,自己某位朋友,曾獲得大陸千人學者的offer,不只經費無上限,薪水更是台灣的兩倍以上,但最後評估,那邊科研人才環境,可能無法支持自己做出最想要的成果,最後還是放棄。

此次《遠見》採訪中,每一位海外回台的老師都提到,如果把範圍縮小到「台灣頂尖大學的前段班學生」,其實台灣的學生素質非常好,完全不輸外國名校同學。

長年負責台大海外攬才的台灣大學研發長李芳仁也認同:「人」才是一位老師決定要到哪裡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教育部的玉山計畫中,台大能拿下多達11位玉山青年學者,「這些老師不是到台灣,而是到台大!看上的就是這裡有台灣最頂尖的學生。」

迷思2〉台灣研究經費不足?

實情:政府與學校皆補助,讓老師安心

決定研究環境好壞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經費。台灣大學已是台灣拿到最多經費的大學,但一年預算卻只相當於大陸二線的蘭州大學,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大陸一年的預算,更是超過全台灣所有大學經費的總合。

「經費落後,是我回台前最大顧慮,但當知道學校幫我申請到教育部專案,我就覺得落差沒那麼大,可以回台了,」獲得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今年從德國德勒斯登固態與材料研究學會(IFW)博士後研究員回到成功大學物理系擔任助理教授的張景皓,分享回台前如何從忐忑到安心。

由於玉山計畫讓老師有更充裕的薪資空間,加上成大校方還加碼撥款,例如玉山學者如果最多加薪到500萬,成大校方就加碼300萬。

「當確定拿到計畫補助後,讓我覺得一切有可能!」研究奈米的張景皓盤算,經費有著落,他可以招聘到更多博士研究生,加上台灣半導體與材料科技又是全球頂尖,只要研究做得好,就算五年後玉山青年計畫到期,也還有其他科技部或教育部的補助可以申請,「這都讓我覺得回到台灣,是有發揮空間的。」

迷思3〉國際大學排名下滑,人才不來?

實情:台灣隱形冠軍多,增添攬才誘因

另外,也有許多人拿出台灣各大學近年來在國際大學排名的表現,並不理想,香港、新加坡與大陸一線大學,排名都高過台灣,人才自然不來。

然而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說,學術的研究領域是非常細分的,一所學校或許在總排名上只到中上,但其中某些領域卻可能是世界前幾,「台灣有很多隱藏的世界第一,只要針對這些領域進行招攬與合作,海外人才也會因此特地來台。」

薛富盛舉例,今年中興大學聘請到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格魯伊森姆到校擔任玉山學者,即便玉山學者的年薪數百萬,對身為國際知名農學專家、全球植物理事會創辦人之一的格魯伊森姆而言,還是「減薪」。

但由於對方的研究目標是水稻,而台灣在水稻研究方面,具有世界前幾名的實力,中興大學更是台灣水稻研究最重要的根據地,就成為吸引國際一流人才來台的最大誘因。

在醫學方面,也可以看到同樣狀況。例如今年從德國最大癌症研究機構回台到陽明大學微免所任教的蔡明翰,研究鼻咽癌病毒,「全世界鼻咽癌研究做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台灣、香港和廣東,而台灣又是其中的第一,」蔡明翰說,連指導教授都支持他回台灣。

薛富盛強調,海外攬才不能好高騖遠,也別妄自菲薄,農業、醫學、半導體、精密工業都是台灣強項,只要精準鎖定,旅外精英自然會回流。

迷思4〉台灣博士寧留歐美領高薪?

實情:國外生活費高,賺多卻難存錢

很多人也疑問,旅外精英為什麼不乾脆留在歐美,那邊比台灣高薪,學生素質和研究環境也都不輸台灣。

但其實薪資這件事,不能看數字的絕對值,美國、歐洲,老師薪水很高,但物價和稅率更高,在那裡拿高薪,能存下來的錢不一定比回台灣多。

龔仲偉以自己就讀的美國西北大學為例,位在芝加哥郊外,房租基本就要台幣三萬以上,如果想住在市區,沒有四萬五租不到,「回到台灣當老師,或許薪水看起來比較少,但能存下來的錢一點也沒少,甚至更多。」

今年30歲的台灣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放棄微軟的千萬年薪回台的陳縕儂說,很多人都說台北房價很貴,回台灣當大學老師根本買不起房,「但你在美國大學當老師,也一樣買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啊!」她認為以台灣教授的薪資在台灣過日子,已經很舒適了。

另外,台灣生活的方便性,更是無可取代的優點。陳縕儂回憶當初剛到美國時,大學城都在偏遠郊區或地方小鎮,風景雖美,但交通不便、食物難吃,而且還很貴,「台灣就算是路邊小吃也都很好吃,街頭巷尾更到處都有24小時的便利商店,我在美國每一天都想回台灣!」她大笑。

「換算物價與生活費,乍看薪資好像差3、4倍,但實質可能只差1.5倍而已,因此如果台灣在學生和研究環境方面都勝過,人才評估後,一定會回來,」李芳仁總結。

迷思5〉補助結束人才就走了?

實情〉優秀學者流動,反而是活廣告

為了拉近台灣與海外的薪資與研究經費差距,近來教育部與科技部紛紛推出不同補助方案。由於這些計畫大多為期三到五年,因此也被批評,「就算招到人,時間到了還是留不住,根本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對此批評,成功大學研發長謝孫源反問,學術研究不斷演進,為什麼一定要把人綁死在台灣一輩子?更重要的是藉這個機會,讓台灣本土有潛力的年輕碩博士,有機會被海外的資深專家學者看見,或是透過年輕回台老師知道世界科研趨勢。當學者來到台灣,發現台灣有厲害學生,「他們會不會和認識的朋友、同行、學生說?當然會!這樣,不就創造出『人才來台』的正向循環了嗎?」

「所以五年後這些人留不留在台灣,不是重點;能不能利用這五年,讓他們幫忙台灣把人才養起來,才是重點,」謝孫源說,頂尖人才本來就一定會在國際流動,在許多國家不同學校都參與研究計畫,「如果讓台灣也成為他們研究計畫中的一站,就等於透過他們,把台灣介紹給全世界,不等於是活廣告?」海外專家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反而是建立起某一種海外人才招募的正向循環!

今天離開的人才 是台灣未來復甦主力

最後,面對台灣人才近年被大陸、香港等挖走,很多人都覺得台灣會被挖空。

薛富盛卻抱持著相反的觀點:台灣終究是這些人的家,離開的人,有一天一定會因為不同原因而回來,到時他們海外經歷,將變成下一波台灣復甦的主力!

薛富盛說,回想30年前,台灣優秀人才還不是大學畢業後就到美國念碩博士,然後留在當地工作,但最後可能因為種族、文化、出身的不同,而遭遇到職場的「玻璃天花板」,就會想回到台灣貢獻,所以不用怕人才出走,「反而應該高興別的國家幫忙訓練,台灣的未來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在政策誘因下,近年來人才回流潮,有希望打破精英「只出不進」的惡性循環。今後還需要政府、學校與企業合作,加深加廣的推動,形成正向循環,進一步搶救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四大作法解決困擾,把精英找回台灣

《遠見》進行本次專題,採訪多位回台教授們時,他們紛紛反映,很多旅外台灣博士們就算想回台灣,也大多不太清楚哪裡有工作機會,哪裡有補助可申請,最終錯失良機。綜合他們的困擾,主要有以下四項:

困擾1:教職招聘資訊缺乏統一平台,得一校一校開網頁找,還常找不到。

改善方式是由各校建立各系所招聘資訊統一平台,或由學會甚至政府統籌全國大專院校招聘資訊,例如經濟學會就有國際聯合招聘平台。

困擾2:相關補助計畫或配套措施,公文內容複雜難懂。

改善辦法是學校設立專門窗口,統整相關計畫案資訊,提供一站式諮詢。例如成大研發處設立學術組與投資組,平常專責海外人才累積與聯繫。

困擾3:不熟悉台灣研究環境水平、博士生多寡,回台能否安心做好研究。

改善辦法是教育部、科技部與各大學定期赴海外舉辦說明會,也建議增加幾位已回台學長姐分享回台的心得,更有說服力。

困擾4:三級三審制曠日廢時,就算面試通過也沒把握真的獲聘。

雖然法規限制難解,但各校仍能彈性縮短確認期限。例如台大推出「預聘書」制度,把搶人時間最快縮短到一天;陽明則活用「專案教師」,加薪先讓人才來台,合作成果良好,三年後保證轉正職。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0月號:https://goo.gl/n95J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