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典範 孕育生活文化
根據國際組織「德國監測」(Germanwatch)的全球氣候風險指數分析,以颱風、暴雨和乾旱等造成的損失排名,臺灣從去年第51名前進到第7名。水與生活是緊密相關且連結的,日本重視水環境經營,除投入自然環境保全外,對於水邊整備、水環境改善等都不馬虎,而京都鴨川孕育了千年古都,水道旁多為餐廳,流傳數百年的「納涼床」文化便在此延續,供旅客餐飲並欣賞鴨川美景;大阪道頓崛運河則創造許多水上祭典及生活型態,未來臺灣應學習推動水與生活結合之典範,因其與防洪、農業、交通、產業等息息相關。
跨領域、跨部會協力 工程與非工程手段並行
將來推動水資源議題可透過資訊公開形成「推力」效應,工程與非工程手段、跨部會合作、公私協力和教育訓練部分都是未來需努力方向。水利署在流域治理和水庫集水區保育皆有所成效,希望推廣至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及未來水環境改善計畫中。
農田水利會透過掌水工進行田間配水輪灌,可節省灌溉用水量10~12%,有助穩定區域用水,去年花費1500萬,創造9000萬噸剩餘水量,在穩定臺南用水上扮演重要角色。水利署也與臺南市政府及台積電合作推動精進灌溉,包括物聯網、智慧灌溉。白河水庫已經使用半世紀,超過60%淤積,水庫如何活化再利用,是前瞻計畫、曾南烏及南部穩定供水計畫中要落實之工作,河川疏濬、提升工程品質外的行政革新也屬必要,為使公務人員執行業務不受外界影響,故推動「水廉政」亦做出典範,例如為杜絕盜採砂石,95年起實施「採售分離」,並舉辦地方說明會與檢、警、調合作召開廉政座談會;100年起與臺南地檢署跨域合作推動跨部會整合,並建立資訊公開,著重政治訴求,落實公民參與制度化。此外也推動防汛護水志工服務隊,整合民間力量,協助政府共同執行水利防災工作。水利署不只關心「水量」,現也跨到「水質」,質與量並進,落實水環境改善,推動智慧水管理與循環水經濟。
水環境改善計畫機制 加強專業落差溝通
「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審議機制」由縣市政府提報計畫,再由河川局邀請跨部會複評及考核小組委員、專家學者審查及評分,交水利署彙整各河川局核轉計畫評分結果,辦理排序,及送複評及考核小組評定,最後由經濟部核定備查。推動存在三大障礙,首先是彼此之間對於資訊認知的落差,第二是跨域多元參與不易,第三為協調凝聚共識之考驗,應有完善資訊公開與加值運用,擴大民眾參與及跨域整合、加強環境教育並尋求共識,不同專業領域應減少彼此對立及加強溝通,未來水環境改善計畫也會秉持此思維而努力,期待公私協力,共創幸福水臺灣。
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