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助的手機發出刺耳的地震語音通知,螢幕上閃爍著震波到達的倒數秒數;同一時間,手機內建的手電筒也跟著啟動,成了醒目的亮點。
2014年,陳坤助開發了這款「台灣天氣.地震速報」App,透過對接氣象局的地震預警系統,提供民眾即時地震資訊,同時自動開啟手機手電筒。兩年前美濃地震震垮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後,這款App下載量漸增,如今已破百萬。陳坤助自己也驚訝,當年無心插柳而做的應用程式,如今躍居台灣天氣相關App首位。
滿足自身需求
開發路況、天氣App
今年40歲的陳坤助,國小時就自學電腦程式語言,高中畢業後沒升學,反而跑去當電腦老師,20歲才重返校園念了二專。2004年他成立公司「KNY」,「一開始做的是遊戲外掛,賺到小小一桶金以後,大概2010年開始轉做App開發。」陳坤助說。
他設計的App大都和自身需求有關,2010年他用高速公路局網站上的即時路況做了應用程式,方便自己查看道路壅塞狀況;隔年他想在車上隨時了解天氣資訊,因此用了氣象局資料做出「台灣天氣」App。
推動公私協力
轉化官方資訊為個人內容
彼時開放資料(Open Data)還不是流行字眼,政府機關也不習慣將資訊公開給民間應用,陳坤助一臉無奈:「當年我做了App以後,還被政府機關警告過,說這涉及侵權。」後來民間倡議開放,行政體系的觀念才慢慢轉變。
2013年民間成立「開放資料聯盟」,陳坤助也參與其中,結識了也致力政府資訊公開的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祕書長鄭錦桐,並經鄭錦桐介紹,加入防災產業協會。陳坤助發現,政府與學術界其實做了許多防災相關通報,例如氣象局的地震測報中心,但民間很多人並不知道。
陳坤助認為,這是政府與民間「兩邊的資訊傳遞上出現斷裂」。他說,這個資訊上的斷裂在於民眾想知道的是跟自己切身相關的訊息——我所在的位置正在發生什麼事,但是官方能提供的卻只是最大公約數的內容,而這中間的落差,正好是公私協力的契機。像他開發的App,就能將官方的資訊轉化成民眾需要的、個人化的內容。
2014年他和氣象局談了合作協議,把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的資訊製成應用程式附加在他原本開發的「台灣天氣」App中,民眾只要設定所在位置,就能接收地震即時快訊與震波抵達的時刻。陳坤助也逐漸了解,過去民間倡議的開放政府、Open Data等,其實都能應用在防災領域,「畢竟政府要把每個公共服務都做好,速度會很慢。但新科技的出現,讓民間可以補足這一塊。」(閱讀全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06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