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些情境,請你自問自答一下:
10月下旬,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落幕,首相安倍晉三續任,日圓迎來近五個月新低價位,吸引哈日族的你,也趕著去換匯。這時,你會選擇趁著中午午休時間趕去銀行辦理?還是利用手機直接下單?
你的住家附近新開了一間義大利餐廳,喜歡美食嘗鮮的你,會選擇放鬆的小週末,直接登門試菜?還是打開手機App搜尋優惠、搶先訂位?
小心,你的每一個選擇,正透露出不同的數位金融力。
FinTech的浪潮來臨,每一家金融機構都不敢忽視千禧世代的數位金融成長潛力,究竟這群善用網路、手機與行動工具,漸漸掌握財富的新世代,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究竟過著怎樣的數位金融生活?
《遠見雜誌》與玉山銀行、東方線上研究集團合作,連續第二年針對千禧世代(20~34歲)進行「2017數位金融力」大調查,此次並新增X世代(35~49歲)也列為調查對象,並藉此觀察世代之間的差異。在7月底至8月初,透過網路訪問20~49歲民眾的數位金融使用情況,回收有效問卷1068份。
「2017數位金融力」大調查試圖透過「數位理財力」「數位消費力」「數位發展力」三大指標,分別評估台灣民眾在投資、理財與生活消費的數位化程度,與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使用與期待,並換算成「2017數位金融力」(總分100分),以呈現台灣數位金融主要使用者的樣貌。
調查結果顯示,「2017數位金融力」得分50.5分,雖然是連續第二年處於不及格窘態,但對比2016年成績46.1分,整體增加4.4分,呈現緩步成長態勢。
為與去年調查來進行比較,特別抽出年齡為20~34歲千禧世代的調查結果來進一步觀察,2017千禧世代的數位金融力總體得分為49.4分,較去年成長7%。
而在三大指標中,與使用數位工具最相關的「數位理財力」,整體平均值進步最多,由去年40.7分成長至52.1分,大增11.4分,成長率就高達28%;「數位消費力」26.2分,與去年28.1分相較,則呈現小幅滑落跡象,這顯示千禧世代數位消費比例、金額有微縮水跡象;「數位發展力」69.8分則與去年表現持平。
現象1〉手機變身金融服務主流通路
「數位理財力」的成長,相當程度反映了國內金融機構推廣數位金融的成績。
「服務到位了,需求就會出來,」東方線上研究集團副總監楊少夫觀察,過去是需求走在供給前,但隨著法規開放與金融機構服務升級,已帶動需求成長。
他說,這一年來銀行不斷在數位銀行、數位App與行動支付上下功夫,包括持續宣傳線上開戶功能、純網銀帳戶提供優惠利率,或建立線上貸款機制等,都讓金融服務的使用更便利,也推動消費者從實體通路往虛擬通路靠攏。
從調查中也能發現,受訪者在過去半年內,使用金融服務的通路排名,已發生明顯變化。
像轉帳,去年使用率排名第一的通路為ATM,今年則滑落到第三名,由手機App取代。消費支付去年的通路使用順序為電腦、ATM與手機App,今年也逆轉為手機App、電腦跟臨櫃。
另外,包括外匯交易、貸款申請、帳務查詢與即時資訊等使用通路都重新洗牌,主因也都是手機App的使用頻率增加所致。
玉山銀行數位金融事業處數位長李正國表示,FinTech發展帶來破壞式創新,未來所有金融服務的應用場景,包括付錢、轉帳、投資、理財等需求,都能在手機上被解決。
現象2〉數位金融使用頻率成長11.4%
金融科技業者喊出「手機就是一家分行」,慢慢從口號變成真實。調查中,千禧世代「透過數位工具(電腦、筆電、手機)使用金融服務的頻率」整體比去年成長了11.4%。
高頻使用的人變多了,像是「每天都會使用」的人,去年僅占16.4%,今年躍升為23.2%,成長逾四成;27.9%的人「每週使用2~6次」,也比去年23.3%,高出近二成。
若進一步從世代角度分析,X世代比千禧世代更常使用數位工具理財。
X世代每週使用2次以上達57.5%,勝過千禧世代的51.1%。
為什麼X世代反而比一出生就處於網路世界的千禧世代,更常使用數位金融服務?楊少夫分析,主要來自於財富的落差。
在2016年度可理財金額上,X世代有23.2萬元,是千禧世代13萬元的177%。反映在股票投資上,過去半年,X世代有58.4%的人透過手機、電腦來處理,千禧世代僅43.6%;基金方面,X世代有56.6%的人以數位方式進行投資,千禧世代僅33.1%。
「但這並非指千禧世代比較偏好實體方式,」楊少夫解釋,同樣是股票與基金投資,X世代在「臨櫃」使用頻率上一樣高於千禧世代,只能說X世代的理財需求比千禧世代更強烈。
現象3〉「飲食」成數位消費新黑馬
數位消費力部分,從千禧世代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面向來了解數位消費比例與花費金額幅度,結果平均為26.2分,較去年28.1分小幅滑落。
楊少夫觀察,今年「飲食」項目的數位消費比例,由去年的55%增加至65%,大幅增加10個百分點,打敗去年冠軍「交通」,成為異軍突起的新黑馬。
反觀衣著、教育和娛樂則減少5~13個百分點。一方面反映出台灣整體經濟環境停滯,消費力道減縮,部分資金被挪到生活必要支出的「飲食」上;另外,也跟行動支付初期努力打進餐廳、超商、量販等場域,帶動飲食的數位消費使用頻率有關。
另外,從世代角度解析,X世代與千禧世代在衣著、住宿、交通、教育、娛樂上的數位消費比例差異不大,唯獨「飲食」,X世代的比例高達73%,每月透過網路或行動支付用在飲食上的平均費用更高達2748元,居所有項目之冠。
平均月收入是千禧世代1.49倍的X世代,消費總金額力道明顯較高,但是,若單以衣著、娛樂項目觀察,X世代花費僅千禧世代的1.24、1.27倍,不似收入幅度等比增加。
楊少夫推論,X世代可能把多賺的錢,轉到投資領域去理財。相對的,也顯示千禧世代在生活享受的消費力道,並未因收入較低就降低。
現象4〉期盼更多數位金融新服務
不過,即使數位理財力與數位消費力尚待努力,年輕世代對數位金融的未來發展,依舊維持著高度期待。
本次調查,請受訪者以1~10分來評估「對數位金融服務的信任程度」「提供完善的數位金融服務對選擇銀行服務的重要程度」以及「數位金融將為未來生活帶來便利性」,綜合計算出的平均值為69.8分。
其中有55%以上,對數位金融的信任程度,給予6分以上評價;有75.9%的比例明確表達數位金融服務的完善與否,會嚴重左右往來銀行的選擇;也有八成比例認同數位金融將為未來生活帶來便利性。
「未來,數位金融將奠基在行動載具上,」楊少夫說,在手機裡解決簡單、不複雜的金融需求,像是查帳、轉帳、支付等數位使用習慣,已慢慢養成,千禧世代更期待未來金融機構能推出更多元、更貼近生活的數位金融新服務。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新金融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新金融特刊:https://goo.gl/B8n3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