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一場羅生門—解析樂視、融創、萬達的糾葛

Foto

三個主角—樂視、融創、萬達。在眾多視角下,形成了一個「羅生門」。

「我已經將全部身家甚至是生命都交給了我的夢想」的賈躍亭,曾經被認為是夢想家的真正起步,被認為是商業的顛覆者,身為媒體寵兒的他如今不願意接受採訪。以人民幣150億入股樂視的融創董事長孫宏斌表示,「賈躍亭辭職是必要的程序,不辭職就開除」,其中冷暖不言而喻。

王健林,中國首富旗下76個酒店、13個萬達文旅項目,是王健林出售資產規模最大的一次。生意場上有買有賣,本不稀奇。但這次確實讓很多人看不懂—要知道,就在交易發生前10天,也就是6月30日,王健林才剛剛為哈爾濱萬達城的開業站了台。剛剛過去的6月份,萬達也分別在昆明、濟南拿了大宗地皮,將用於文旅項目的建設。過去一段時間,萬達城幾乎是王健林的另一張名片,時刻掛在嘴邊。

融創中國先入股樂視,再接盤萬達項目,孫宏斌究竟是誰?曾有業界人說,「超過王石,成為全國房地產第一,這可能是孫宏斌多年來的一個執念,從未放下」。

且不論個人,樂視危機早已眾所周知,孫宏斌卻不怕接下這個燙手山芋;萬達集團6月中旬被銀監會點名要摸底調查貸款情況,王健林急於償還銀行貸款,孫宏斌再次扮演白衣騎士,融創中國真的「吃」得下嗎?所有的媒體、機構都在做同一件事,分析這三家公司的財務狀況。然而,他們的負債表都長得不能自已,無法贅述。而就在7月19日,融創、萬達以及富力在北京簽約。最終,萬達13個文旅項目賣給融創,77個酒店項目出售給富力。

不論結果是怎樣的,但是一個夢想家、一個首富,再加上一個蛇吞象的現實,多數人都在看熱鬧,以至於形成了一股揣測的狂潮,但是這場「羅生門」究竟訴說了怎樣一個故事?

萬達之困

7月17日,萬達的股債雙跌、標普(Standard & Poor's)看衰,6月底的「股債雙殺」剛過去不久,萬達債的第二波下跌又來了。

國際三大信評機構之一標普宣佈將大連萬達集團的核心資產之一萬達商業地產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維持評等不變,仍為「BBB-」。對於萬達,標普預測,在此次交易後,萬達僅能保留50%以下的土地儲備,這會導致近期2017年、2018年的銷售收入下滑近人民幣1,000億元。萬達商業的土地儲備下降,也會削弱其地產行業龍頭的地位。另一家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也提及出售土地儲備帶來的負面影響。

屋漏偏逢連夜雨,據新京報報導,網上流傳的一份《關於銀監會口頭轉達黨中央國務院對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六個境外項目處理措施的情況匯報文件》顯示,萬達集團六個境外投資項目是近期中國對外投資嚴格管控的領域,擬對六個項目嚴肅處理。據媒體報導,六個項目包括萬達收購的北歐院線集團(Nordic Cinema Group)、美國卡麥克院線(Carmike)等,總投資分別為10億美元和12億美元不等。

就在今年6月中旬時,中國銀監會曾經緊急致電各銀行,要求其對海航集團、安邦集團、萬達集團、復星集團以及浙江羅森內里投資公司(Zhejiang Luosen)的境內外融資支持情況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摸底排查,重點關注所涉及併購貸款、「內保外貸」等跨境業務風險情況。

賣掉了這些年一點點打拚起來的項目,說王健林心裏不滴血,那絕對是假話。但放回這樣的背景下看局勢,滴血又能怎樣?在監管機關一再地打壓警告之下,拋售項目,換回現金,是明哲保身的最好辦法。

異常的不止萬達

兩次被監管部門盯住,一向熱衷於「買買買」的萬達突然開始做資產減法,萬達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但並不是只有萬達如此。

其實近期不光有萬達「揮淚甩賣」,潘石屹不久前剛剛頻繁出售其旗下SOHO項目。6月26日,SOHO中國以人民幣35.73億元賣了上海虹口SOHO。7月4日,SOHO中國又宣佈整售北京光華路SOHO和凌空SOHO兩個項目。其中被整售的北京光華路SOHO還是SOHO中國的核心物業,且原本不在計劃出售名單中。而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內SOHO中國也曾頻繁地出售SOHO項目,有媒體統計,SOHO中國在三年裏共出售了6個項目。

復星系也在做減法。2016年繼12月5日復星國際公佈30億美元出售美國特種險Ironshore100%股權後,12月12日晚,其又宣佈將以人民幣53.3億元出售上海外灘置業50%權益。復星集團首席執行官梁信軍在接受彭博電視的採訪時也曾表示,至2017年底,復星集團將宣佈的待出售和處置的資產規模達到人民幣300億元到400億元。

2017年年初,明天系實際掌門人肖建華被從香港抓回到內地「配合調查」。「明天系」曾經在其官方平台以肖建華本人名義發表「嚴正聲明」予以「澄清」,但發表後均被刪除,數日後,該公司以「明天控股有限公司聲明」為題,修改聲明如下:「明天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一切運轉正常,感謝社會各界朋友對肖建華先生及本公司的關注與厚愛。」這些微妙的變化,似乎已經佐證了肖建華的行蹤。

不久後的6月,安邦保險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證實遭到有關部門帶走。安邦集團在官方網站發佈聲明,指「吳小暉先生因為個人原因不能履職,已授權集團相關高管代為履行職務,集團的經營狀況一切正常」……

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萬達系」、「復星系」、「安邦系」、「明天系」……很明顯在對資本派系動手。

屢教不改

以上種種,該如何理解?

先從近的說起。6月中國銀監會緊急電話要求各銀行,對海航集團、安邦集團、萬達集團、復星集團、浙江羅森內里投資公司的境內外融資支持情況及風險分析,被點名的5家企業,除了浙江羅森內里,其他4家企業無一不是中國國內聲名顯赫的巨頭。

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海航集團對外併購金額達到400億美元。王健林2016年2月份在牛津大學演講時表示,在過去三年多時間,萬達已在全球十多個國家投資,投資額超過150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就投了100億美元。安邦集團主要是購買海外金融與地產資產,截至2016年底,安邦人壽海外資產達人民幣9,000多億元。

這有什麼問題呢?且看他們海外投資的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復星集團2016年斥資4,500萬英鎊收購英國二流足球隊狼隊(Wolverhampton Wanderers);海航集團已將所持有的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股份增至近10%,令這家中國集團成為德國最大銀行的頭號股東;海航還購買了希爾頓(Hilton Worldwide)25%的股權,並且以175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世界最大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Swissport;安邦購買了位於紐約的著名地標建築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浙江羅森內里則在今年早些時候購買了義大利足球隊AC米蘭。而萬達收購了美國AMC院線以及英國的Odeon院線。

早在去年12月,中國發改委、商務部、央行、外匯局就曾聯合發佈聲明,稱密切關注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傾向,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類型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隨後在今年中國「兩會」前夕,時任商務部長高虎城就表示,對外「盲目投資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隱患」,「有關部門果斷地採取措施,積極進行引導」;3月10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談到對外投資時說,「投一些體育、娛樂、俱樂部,對中國也沒有太大的好處,同時在外面還引起了一些抱怨」,「如果有一些過熱情緒,有一些跟風,也有一些動機不良的,對這種現象進行一定管理也是正常的」。

但顯然警告的成效是微薄的,因此改為重拳出擊。日前,官媒央視大動作點名蘇寧指出,「投資海外足球,是拿著境內的錢到境外揮霍,而且有洗錢嫌疑,是一種轉移資產的行為。」

對此,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說得很在理:「如果說收購有利於提升中國的足球水平,我覺得是好事,但是情況是這樣的嗎?很多企業在中國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再借一大筆錢去海外收購,有一些企業則在直接投資的包裝下轉移資產。」的確,2016年,中國企業宣佈的海外投資併購交易金額同比大幅成長了148%。投資海外影視、足球、地產的企業排成大隊。業務領域陌生、高額溢價、經營很差,這種併購俯摭皆是。而無論是各種行業和話語壟斷,或因此造成外匯市場震動,皆非北京所樂見。

萬達、蘇寧終於緊急發出了回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決定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堅決擁護國家對外投資產業政策」。

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對於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嚴打」,只是其中一步棋。中共中央政治局數月前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曾強調,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部的「警告」也緊隨其後,7月23日,大陸公安部長郭聲琨在公安機關防範經濟風險座談會上稱,要集中開展打擊整治涉眾型、風險型經濟犯罪活動,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風險能力。繼2015年股災後,公安部再次出手,於交易所、證監會形成監管合力,中共整頓金融市場秩序的決心可見一斑。

從明天系到復星,從安邦到萬達,從監管部門到券商,從二級市場到互聯網金融,一系列動作的終極目標便是—保證國家的金融安全。

防範金融風險成為重中之重,是因為市場帶來的壓力確實已經太重。

有大量的金融資源,就有大量的金融風險。金融形成了一張密網,北京並不希望看見因之帶來的尋租腐敗或內幕交易,以及是資源掠奪與市場風險。

今天的中國大陸金融體系,在監管的強壓下,在反腐的強力下,顯現出的冰山一角已開始融化、碎裂的跡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一角碎裂,已經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那麼,冰山究竟有多大?碎裂又會對冰山影響多大?清除積弊的決心有多大?

這齣戲,正在高潮的開端。當然,究竟是會繼續往下波瀾壯闊,還是在波詭雲譎中戛然而止,還無法預判。從當前推進的進程來看,似乎還沒有妥協和終止的跡象。

加強金融反腐和監管的目的,正是要讓市場恢復正常競爭規則,讓真正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既不至於聰明累,更不至於終身誤。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21期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https://www.facebook.com/duowe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