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券商、期貨商 國際化不進則退

Foto

 「不走出去,勢必會在『過度安定』的市場中走向死亡」,某期貨業大老這樣表示。台灣從前的「華爾街」南京東路,在歷經2008、2009年金融海嘯的洗盡鉛華後,重振之路走得艱辛,驅使業者不得不轉戰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插旗開創新活水。

 2年前,證所稅宣布要實施、盈正案炒股風波、政府F股禁買令等,都曾讓台股陷入「多事之秋」,不但證券「慘」業的形容詞仍言猶在耳,每天一度僅4、500億元的成交金額,更讓業者「一開門就賠本」,急得跳腳直說:「資本市場已經被整到成一灘死水」。

 台股自2011年起,受到經濟低迷與稅務紛擾等利空夾擊,集中、櫃買市場平均一天成交金額不到千億元,前年只有928億元,去年也持續壓抑在934億元,顯示因課徵證所稅影響而流出股市的大戶資金仍未完全回流,直到金管會射出「三箭措施」後才見起色。

 股票市場失溫,期貨市場亦如此。期交所統計,台股去年期貨年化波動率僅有12.45%,創下台灣期貨市場成立以來歷史新低;面對這般景象,期貨業者反應並非譁然震驚,而是「悶得不予置評」。

 台灣期貨業過去16年來,整體獲利不增反減,2008年金融海嘯後,獲利更是頻創新低,業者指出,市場沒有波動度,就無法吸引投資人進場,期貨商才進而失去獲利空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業者認為,「期貨」是一項高槓桿、高風險的交易商品,多數台灣投資人並不特別熱衷於這項交易,加上期交所也統計,全台灣每個月動戶數低於10萬戶,相較於證券市場每個月動輒120萬以上動戶數,期貨仍屬於小眾市場。

 再者,台灣長期以來期貨商品都只連結「加權指數」相關標的,並無大力拓展各項標的商品,讓過度依賴單一商品的期貨市場更加躊躇不前。期貨商指出,不只是商品策略有疑慮,期貨市場資金出走情況更為嚴重。

 根據期交所統計,外資與自營商從前每日交易量都有6至7萬口水準,甚至有時候自營商成交量可超越外資;但是,隨著市場波動度逐漸減少,外資目前交易量已驟減到3萬多口,自營商更大幅萎縮至1萬多口,內外資金勢力已嚴重失衡。

 放眼海外,當「全球化」成為不分產業的國際浪潮,再加上中國業者強勢壓境、全球商業營運板塊大舉挪移,台灣證券、期貨商立足亞洲的時刻來臨。

 元大寶來證券發言人陳修偉分析,台灣券商要打亞洲盃有「足」與「不足」的地方,業者有足夠的評估能力,也有良好的經營know-how,但因以往開放政策的裹足不前,使得業者國際化經驗顯然不足。

 而期貨商主管表示,台灣期貨業是證券領域中唯一能超越星、港的產業,但眼看中國大陸期權交易年底即將上線,業者面臨窒息且「沒有發展空間」,也導致許多期貨商中階主管紛紛西進大陸,主管強調:「這一波出走潮將愈演愈烈」。淡江大學財金所暨兩岸金融中心主任林蒼祥指出,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若能加速設立,人才就可望根留台灣,也有助證券業朝正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