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政府啟動第一階段示範區,行政院喊出「關務創新」,但看在物流業者眼中,名為「特區」的示範區,不但比上海、杜拜更落後,很多關卡還卡住物流業創新模式,「魔鬼藏在細節裡」!
去年7月底,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說明示範區方案時表示,將採「境內關外、前店後廠」方式,撤除「有形」的通關藩籬,海關不再派專人到後廠查核;各種帳冊、報單、倉單、運送單,都可一次輸入,建立在雲端平台。產品在此可擴大加工層次,物流業終於可以放手與星港一爭長短。
但是政府口中的 「創新、鬆綁」,物流業者卻說不知「牛肉」在哪裡,這樣的關務開放,只是「半調子」。
立和國際副總陳以禮指出,為防走私貨品在「後廠」趴趴走、逃漏稅、掉包,財政部在示範區仍設諸多卡關,例如進駐示範區廠商須新建電子帳冊,利用遠端稽核控管貨品流向,「後廠」與關貿公司連線,業者加工耗損的下腳料,雖可就地銷毀,仍須以電腦連線監控。
「多少廠商做得到?電腦連線成本全由物流業吸收?或是後廠衛星業者自行投資?」有意進駐示範區的新業者,都有這樣困擾。
陳以禮說,跨國知名的荷商ASML,在遠雄自貿港區設立半導體設備維修組裝基地,在組裝設備後,海關要逐筆檢測,並填寫一大堆材料明細表(BOM表),立和國際頗為擔憂,未來如果在示範區內從事中古車加值,海關會不會懷疑業者有沒有「偷天換日」,而設立眾多關卡來卡住?
東立物流總經理施皇吉說,曾經引進港商,嘗試在港區進行汽車以外的創新模式,但因海關要求每一料號多少項目都得仔細填報,嚇跑合作的港商。
因關務逼走業者的故事,在自貿港區不斷上演。一位財經官員透露,去年7月有一家來台建立IC產品亞洲發貨中心的外商,對我關務管理滿腹牢騷,嚷著要離開台灣。因為每次將舊的IC零件拆下來維修,海關就要求每項舊品全數報關,弄丟一個得寫很多報告,處處設限,讓IC供應鏈失去全球運籌利基。
另有一家飛機零件業者,在港區付了半年租金,連進駐都沒有就離開,原本擬進口大陸高級機車零件,簡單重貼標籤加值組裝,再把機車出口到印度及阿拉伯。後來該業者寧可在課稅區加值,繳稅了事,也不願進駐港區被綁住。
亞洲物流運籌最活躍的新加坡、香港,在關務採取「業者自主管理」,這是物流業的共同期待。施皇吉表示,海關不能因為有人偷雞摸狗,就以防弊心態將「好人」關在門外,把商機全扼殺趕走;寧可錯殺一百,這是「因噎廢食」的作法。
遠雄協理陳松造也認為,廠商求都求不來,不必基於防弊,要求所有業者查驗比率一律相同。「特區」就是高度自主管理區域,對績效好及國際大廠給予高度自由,以免人家不來,只要實質查核做好「分級管理」,就不會把模範企業當賊來防。
面對21世紀的市場競爭,海關仍用20世紀的管理思維,倘若政府一邊大喊示範區創新關務,另一邊又綁手綁腳,不啻吹牛皮罷了,恐很難打造成功的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