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領導人請注意:不用這四個詞彙以加強同理心

Foto

「言語當然是人類所使用最有效的藥物。」──英國作家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經驗法則顯示,謙虛、又有同理心的領導者是最成功的。

「情緒商數」(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的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把同理心定義為「有能力察覺他人的感受、以及他人看待事物的方式。」

和我們的行為連動而來的語言,其實可以創造同理心。當領導者用言語為他人貼上標籤──尤其是嚴厲或負面的標籤時──有可能對接收這些話的人造成深刻、難以言喻的傷害,更別提對組織試圖達成的目標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具備同理心的領導人要想成功,一定要避免使用具有殺傷力的標籤語言。

「管理研究集團」(Management Research Group)的研究指出,同理心經常被視為「(在22種行為當中)最重要的領導行為」。領導人只要具備同理心與善意,就能讓員工建立信任,在心理上有足夠的安全感,能夠發揮貢獻,或者能引發員工內在的工作動機,讓員工能渴望達成目標,而非由於恐懼才想完成工作。

此外,嚴厲的標籤性批評與建設性的反饋意見也不該混為一談,這兩個差別很大。嚴厲的批評與標籤只會把他人撕裂,破壞他人的自尊,傷害他人,而非鼓勵他人。反饋意見則是徹徹底底相反,反饋意見是在維護對方自尊、並對對方保持尊重的情況下,針對特定的行為提出明確的改善建議。

言語有其影響力,因此身為領導人,沒有什麼隨便不值一顧的評語。若你想更加瞭解團隊成員,就要加強自己的同理心,在更深的層次和團隊成員建立連結,並避免在日常用語中使用下列詞彙:

1、懶惰:

如果有人的生產力或工作效率,不如我們的預期,我們通常會為他們冠上「懶惰」的標籤。雖然有些行為的確稱得上是「懶惰」,但把某人完全冠上「懶惰」的標籤,就等於忽略了他們行為背後的潛在原因,同時抹煞了他們或許能夠加以改善的能力。你感覺某個人很「懶惰」,或許是因為對方缺乏創造性的啟發,在工作之外的個人生活或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在任務上有些地方不清楚,或者單純只是因為對方的工作步調比一般人慢。切記,我們都會透過個人的「濾鏡」(filter),或所謂的「情境」,來解讀處理各種狀況。

和對方展開直接的對話,討論對方的行為,設法瞭解整體情境,並尋求澄清或調整期待的機會,藉此進一步掌握前後始末。想要用「懶惰」這個詞彙的時候,用其他描述行為實際來源的語彙來取代,例如「沒有靈感」、「分心的」、「招架不住的」,這類說法可以帶來解決的機會,而非只用具殺傷力的標籤掐出問題。

2、自私:

消息快報:對方沒有按照你所偏好的方式來做事,並不代表對方就很自私。相反的,這表示他們原始的意圖可能跟你所料不同,你與其使用「自私」這個標籤,不如設法進一步瞭解對方的著重之處與優先順序是什麼。如果你認為員工忽略了外在的期待或團隊目標,就應該好好和對方進行對話,討論你的(或許還有其他團隊成員的)感受。如果對方未能接受,或者你看不到對方的行為有所轉變,那麼你就得考慮這種可能性:他們或許得忽略你的需求或渴望,才能滿足他們本身的某種需求或渴望,這種想法可以促使你們互相理解。此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如果要實現相同的目標,每個人都得對事物有同樣的掌握。

一樣的,此時你要釐清對方的期待,同時考慮到雙方的需求。如果你所設定的期待無法、或者不可能被達成,那就確認要不要繼續維持雙方的工作關係、以及如何維持,藉此為自己和組織畫出健康的界線。有時你需要調整本身的期待,但也有些時候,是團隊成員並不適合擔任目前這個角色。

3、錯:

在很多例子裡,「錯」這個字其實反映了實際的狀況。所謂的「是時」或者實際上真實無誤的事項,都可以是「對」或「錯」。舉例而言,如果團隊成員所舉出的專案資料,和真實的資料不符,就可以客觀判斷團隊成員的說法有「錯」。但人生並非事事都如此黑白分明,一旦進入創意與情感的領域,「錯」這個字眼似乎就完全用不上。以下是「錯」這個字眼在職場中被誤用之處:只因為你不喜歡或不贊同某些人的創意構想、渴望或感受,就把這些人貼上「錯」的標籤。切記:你所處的真實就像別人所處的真實一樣重要,而別人所處的真實也像你所處的真實一樣重要,避免判斷「對方錯了」的心態,用開放的態度與好奇心,擁抱他人的觀點。

4、蠢才:

如果你是領導者,又把某人歸類為「蠢才」,你就會被認為是冷漠、沒心沒肺,而且顯然無法鼓舞正面的士氣。這是為什麼呢?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評量一條魚,那這魚一輩子都會認定自己是蠢才。」有些人的確在某些領域或某些主題上強過別人,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可以運用、或可以造福團隊的技巧或長才,找出每個員工擅長之處,支持他們把精力放在能夠發揮最大貢獻的地方。

同時,檢查確認你所面對的真實狀況──或許你誤標為「不夠聰明」的團隊成員,其實只是需要額外的訓練、澄清或教練。與其罵人是蠢才,不如放下批評,試著提供支持與資源。

本文節錄自「管理雜誌」521期

http://www.harment.com/oc.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