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也許該統計一下,每年開多少會。從機關內部會議、專案會議、部務會議、跨部會會議、行政院院會,總統府財經月報,到立法院委員會、公聽會、院會,每天各級首長們馬不停蹄地在開會。
有人戲稱,為了安排這麼多會,還得再開個會來排定開會時間。這並非笑話,而是事實,然而,除了這些例行會議,政府三不五時還要開全國經濟會議、全國商業會議、全國工業會議、全國能源會議,而一旦朝野有爭議又得再開全國經濟發展會議、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經貿國是會議等等。
自去年3月學運後,為廣納青年人的意見,開會由實體邁向虛擬,去年9月政院通過「強化政府治理效能實施要點」,要求各部會在政策形成前多辦座談會、善用社群網路平台擴大民眾參與,尤其是讓新世代年輕人透過網路平台表達意見。
這下子,各部會要開的會就更多了,就以昨天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在開大會之前已開過8場分區會議、3場團體意見徵詢會議、9場背景資訊討論會議、7場文件檢視會議,還有網路會議等等,總計開了33場,投入人力、資源之多,不言可喻。
開會若能凝聚共識,化解歧見,那麼還算有價值,問題是開這麼多會,到頭來立院每會期總得拖到最後幾天才開始法案清倉,如此立法品質怎麼好得起來?而全國大會每每標榜獲得2、300項共識,但最後總是不了了之,君不見2年前年金改革登場時不也開了100場會議,如今安在哉?半年前經貿國是會議結論,誰還記得?更遑論8年前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516項結論,恐早已不知去向。
不分藍綠,十多年來政府會議愈開愈多,但方向卻愈來愈模糊,這說明問題不在於會開得不夠多,而在於總統、閣揆的施政態度不夠堅決。如此日日開小會、月月開大會,除了把公部門弄得人仰馬翻,把文官士氣弄得日益消沉,究竟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