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多方探索、嘗試、堅定 改變永遠不嫌晚

Foto

YouTube年度最夯網紅創作團體「這群人」

2016年8月,成軍五年的搞笑團體「這群人」為慶祝官方臉書及YouTube頻道破百萬人追蹤,拍攝一支《超瞎翻唱》影片,將數十首西洋歌曲翻唱為國台語,誇張模仿MV唱腔及服裝。短短三個月,點閱率便衝破800萬,成為2016年度YouTube在台灣最熱門的影片。

從影音平台嶄露頭角,七位平均29歲的年輕人,以拍搞笑短片起家。Kuso新聞、情境劇、微電影是他們的創作類型;題材則包羅萬象,日常生活、打工經驗、求學回憶都是取材來源。

辛苦的是出道前的日子。沒雄厚預算,也沒專業器材,「這群人」靠著一台攝影機和一部電腦,將網路世界打造成一圓明星夢的舞台。近來,他們更將觸角伸向廣告、電影及唱片界,朝全方位藝人邁進。

團員中,雙胞胎兄弟的許展榮、許展瑞,以及鄭茵聲、董芷涵等,都是表演科班出身,從高職、專科一路接受扎實的舞台劇和歌仔戲訓練。

原以為能在演藝圈初試啼聲,但長年習於舞台劇特有的演出方式,讓他們試鏡時屢受挫折。「從來沒被錄取,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這條路,」回想起試鏡的經歷,鄭茵聲有些失落,卻沒有放棄。她曾到餐廳端盤子、到百貨公司賣包包,只為填飽肚子後,再次挑戰夢想。

想走演藝圈不容易,想讀表演藝術科系更需要勇氣。許展榮、許展瑞的媽媽擔心小孩念表演會找不到工作,告誡他們:「亂選科系,將來一定後悔!」弟弟許展瑞不諱言,若想找演藝工作,除了一技之長,還需要管道、運氣及人脈。

難道,只能順應父母期望和社會框架,選一條安穩、自己卻不喜歡的路?非也。「這群人」用親身經驗證明,多點探索與嘗試、堅定喜愛的事物,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更重要的是,以正面態度看待挫折及挑戰。

七位不到30歲的年輕人,是如何行走在夢想的道路上?請見以下精采訪談:

先思考解決問題 再來說服父母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當初選擇科系時,內心是很篤定的嗎?如何說服父母支持自己的選擇?

鄭茵聲:我其實是三分鐘熱度的人,唯有「明星夢」這件事,從國小三年級堅持到現在,小時候就常幻想自己是蔡依林或徐懷鈺(笑)。

國中畢業時,我跟父母說,想考表演藝術學校,他們都被嚇到,沒想到我的毅力如此堅定。可是當時家境不好,我考上的又是私校(編按:中華藝校),後來決定申請就學貸款,父母每學期只要付一萬多元的學雜費,剩下的我自己慢慢還。

其實,家人並非不支持我念表演藝術,而是經濟因素考量。不過我認為,如果你有夢想、有想做的事,可以先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再說服父母能不能讓你念這個系,這樣跟父母就有良好的溝通。

董芷涵:我也是篤定要念表演藝術科系。我國中三年都參加戲劇社,當時有位南強工商的老師來招生宣傳,介紹電影電視科介紹得很久,我被那名老師的舞台魅力吸引,決定報考影視科。

和茵聲有些像,我也是自己報考、註冊、還助學貸款;南強工商畢業後,考上國立戲曲學院歌仔戲系,就一直做(表演工作)到今天。我算比較順利的人,一直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許展榮:我原本有考上公立高中,不過後來還是跟我弟(展瑞)一起念南強工商電影電視科。爸媽從小給我們很多自主空間,但升高中這件事,媽媽還是認為應該念公立高中,一來學費便宜,二是比較好就業。

媽媽以前曾對我們說:「你們這種亂選科系的小孩,將來一定會後悔。」可是我跟我弟就想堅持這件事(念表演藝術),小時候還用超齡的話頂撞媽媽:「不要用妳的人生來定義我的人生」,現在想想自己好忤逆喔(笑)。

但,我有試著說服母親說,現在是職業學校當道,不是人人都要念公立高中。我覺得爸媽其實只是希望小孩能過得自主、安定的日子。

許展瑞:表演藝術有點抽象,畢業要找相關工作的話,除了一技之長,還要有人脈、管道跟運氣,不是很好找。

林牧昕:爸爸是警察的關係,從小便希望我們日後能當醫生、法官這種穩定的職業,但我國中開始就想走演藝圈這條路。當時為了說服爸爸,甚至拉下臉在他面前唱李心潔的《愛錯》,如今想來覺得有些羞恥(笑)。

我覺得不管選什麼科系,最重要的是堅定自己的心。比如國中時,班上很多同學約好一起讀美容美髮科,只有我念南強工商、台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系。我覺得想清楚自己要什麼,不是朋友怎樣就跟著怎樣。

不喜歡的東西 未必就要排斥

問:實際念這個科系後,跟當初想像有落差嗎?如何面對、克服這種落差?

王士維:我原本念台北的普通高中,因為同學都想留在台北念大學,我也受到這種氛圍感染。

當時覺得只要考上台北任何一所大學都好,科系不重要,後來進了真理大學資訊管理系。可是念了才發現,資管系的課幾乎跟電腦有關,不是我想學的,那陣子讀得非常痛苦,後來就被二一退學了。

張佑維:我的情況跟尼克(王士維)有點像,原本也念電腦相關科系,因為姊姊也是這個領域,又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所以就學姊姊念相關科系。可是因為沒什麼興趣,後來也被雙三二退學。

退學後鬧了很大的家庭革命,媽媽說我如果不想讀書,乾脆去當黑手,就連奶奶也一直問我要不要學修摩托車,可能那時候當黑手賺比較快(笑)。但姊姊建議我,人生還是有大學文憑比較好,後來我重考上輔大哲學系,也是在被退學這段期間,發現自己對攝影感興趣。

許展榮:感覺藝術學校應該很像電影情節,有很多學生在校園裡劈腿、拉筋、丟球……,結果沒想到,考上後還要繼續讀國英數,真的好累喔!

因為國英數這種科目,不太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專業,大家都是喜歡表演藝術所以考進專科學校……。坦白說,也沒認真上這些(國英數)課,蹺課、睡覺的都有。

鄭茵聲:因為大家念藝校,就是喜歡術科;不過雖然有不喜歡的科目,頭都洗一半了,還是要咬緊牙關繼續完成。其實不喜歡的東西,未必就要排斥,有時能在裡頭找些樂趣、學一些東西。

許展榮:就像茵聲說的,今年我們拍了一支《老師的經典語錄》搞笑短片,裡面有很多情境:老師自顧自上課、學生打瞌睡……,很多都是當年上課的真實情境。

所以換個方式想,這些不好的經驗,也能轉化為別的能量,讓我們可以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人生有時跌倒 反而是轉折點

問:做自己喜歡的事,跟做父母或別人建議做的事,感覺有什麼不同?

許展榮:我覺得最大差別是,別人叫你做的事,不僅沒有成就感,自己也不會願意花那麼多時間投入;但若是自己喜歡的事,即使沒人逼你,再累也會努力去做,而且會感到開心。

張佑維:通常礙於父母期望,我們必須選擇能賺錢的科系或工作,這是活在社會的體制框架下;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演藝工作),會更積極些。心態上有很大的轉變。

許展瑞:像我自己是不愛讀書的人,以前在學校英文都考零分。

後來跟我哥(許展榮)一起考上二技,我做了個重大決定:休學,去美國遊學。對我來說,遊學一直是個夢想,可是剛去美國學英文時挫折很深。

那時要依照英文能力分班上課,很多有大學文憑的人成績好、英文也好,剛開始就被分到中級或高級班,只有我被分到基礎班,從KK音標開始學。

可是我發現,以前在學校教的單字,畢業後立刻忘記;但在美國學的單字,卻完全沒忘掉。一個是為考試而讀,另一個是為興趣而讀;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你會願意把它融入生活中、學以致用,就能學到很多重點。

問:如果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或不是學以致用的話,會覺得浪費時間嗎?

張佑維:我覺得也不太算浪費時間。像我一開始被退學、重考輔大哲學系的期間,才發現自己對攝影感興趣。所以我認為人生有時跌倒,並不算失敗,反而是個轉折點。

鄭茵聲:應該說,每個過渡和經驗,都會吸附在身體內;或許當下覺得很浪費時間,但事後回想,很多寶貴經驗都是在那段期間獲得的。

許展榮:有時我們去學校演講,會聽到學生怨嘆自己的過去,比如選錯科系或學校,當初應該怎樣怎樣……。我們常告訴學生或聽眾,不要再說「悔不當初」或「早知道」,因為改變永遠不嫌晚。

我們也常想,學了這麼多年表演,如果將來不做這行,好像也浪費這幾年。但反過來想,表演科班的訓練讓我們更開朗、更懂得與人互動,其實這都是另一種學習跟收穫。

人人都渴望舞台 希望被外界看見

問:你們不少人是表演科班出身,學校教的跟實際工作有什麼不同?如何克服這種落差?

許展榮:我們幾個(許展瑞、許展榮、董芷涵、鄭茵聲)是戲曲學院歌仔戲科畢業。

歌仔戲是一種能量很大、情緒飽滿的表演形式,哭就是哭、笑就是笑。因為觀眾年齡層較高,表演方式要很簡潔、不拖泥帶水,基本功要很扎實。我們一開始受歌仔戲影響太深,試鏡、拍片都會被嫌情緒太over,受了不少挫折。

鄭茵聲:因為歌仔戲的表現有些誇大,加上我們受了五、六年的舞台劇訓練,真的很難改過來。可是,演戲的鏡頭語言很需要真實,我們試鏡常被導演「打槍」說太誇張、不真實。那陣子心情超down,覺得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走表演這條路。

但為了填飽肚子,那陣子我們幾個都在做服務業賺錢。只要有試鏡機會,我們還是會通知彼此,甚至幫對方排戲。像我有試鏡過《我猜》的小臉美女,還有《我愛黑澀會》、廣告跟電影也試過。但真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完全沒試鏡成功過。

董芷涵:有次超好笑,朋友跟我說,「這次的試鏡條件是『不要美女』,妳一定會上!」我還想說應該有機會,結果最後還是沒錄取(笑)。

許展榮: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定我們不行(走表演這條路),比如外型不適合、演技不行……,但我的個性是,你愈講我不適合,我愈要證明給你看我行。

許展瑞:其實我認為,每個人都渴望有自己的舞台,希望被外界看見。

當時我在美國,看見YouTube在國外已盛行十多年,很多人會在YouTube上建立自己的頻道,分享彩妝技巧、評論政治,甚至自己做節目、拍網路電影,我覺得這對我們是很重要的機會。

因為試鏡一直沒成功,我們乾脆「自己來」,自己演戲、拍片、剪片,再key上英文字幕後放在YouTube上,讓想學中文的外國人也能看懂影片。

別用框框限制 試過才知要什麼

問:如何看待網友對你們的評價?怎麼分辨現在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鄭茵聲:我會看評論的內容。有些批評比較沒實質意義,比如有人會說我們「就是想紅」「長得又不怎樣」,但我不會在意。有些批評其實很有建設性,例如有網友會建議:表情自然些更好,或劇情如何安排更佳,下次拍片時就會留意。

許展榮:像剛講的,別人愈認為你不適合,我會愈想證明給他們看;過程中才漸漸發現,表演才是最適合我的一條路。不過多方嘗試也很重要,像我學了攝影、剪接、導演、舞台劇後,才找到自己的興趣。真的不要介意嘗試,即便要花很多時間,都是值得的。

許展瑞:我們常在演講時說,「Follow your heart.」你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是當下不承認,或還在尋找。真的要試過才知道想要什麼,而且我們還年輕,有很多時間可以嘗試,不要用框框把自己限制住。

許展榮:其實不用定義「年輕」,也許40歲前都還算年輕,只要你還活著,無論何時都應該為人生嘗試看看。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017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https://goo.gl/uczaSD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2017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https://goo.gl/oxdR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