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新農業選秀賽十週年慶頒獎
《台灣生醫暨新農業產業選秀大賽》每年遴選未來3至5年最具成長潛力的生醫及新農業標竿企業,並發掘有技術前景的潛力新秀,今年已屆滿十周年。
過去9年的93家得獎企業,已有32家進入資本市場,創造100億新台幣的產值和上千個高階工作機會,十年來已成台灣生醫及新農產業的重頭戲及產業搖籃。
選秀大賽十周年頒獎典禮邀請到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丁詩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金城、華威國際集團合夥人也是此計畫副召集人李世仁、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邵耀華、時代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宇智顧問董事長暨執行長徐小波擔任頒獎人。
近3年的參賽團隊中有6成是醫材企業,徐小波對此表示,這完全反映出近年台灣生醫生態系的最新趨勢;台灣安麗莎醫療器材科技董事長連炎也認為,這代表台灣堅實的電子資通訊產業基礎適合發展醫材。
徐小波致詞時也鼓勵農企業朝「健康、人文、永續、小而美、跨領域、國際化」的願景邁進,透過營運模式、服務行銷與技術創新,改變產業結構和價值鏈,並希望以新的思維協助農業有企業化的新時代面貌。
他也指出,台灣有很好的研發能量,但缺乏與國際接軌的機制,若研發要作為產業的支撐,產業化的法規環境一定要更有彈性。
「從研發到產業化並非容易之路,大家應給予鼓勵而不是壓抑,要一起努力!」
此次大賽由召集人中央研究院院士翁啟惠邀集專家,組成生醫、新農業兩大評審團,選出14家優勝團隊及獲得評審肯定的7家潛力新秀。最後生醫組金獎由台灣生醫材料奪下,萊鎂醫材與慧智基因則分獲銀獎與銅獎。
新農業組金獎得主為生合生物科技,銀獎與銅獎得主為冷凍調理食品加工廠元進莊及寵物抗癌藥廠臺灣動藥。另外,今年5月開始,時代基金會連續主辦3 場生醫CEO 圓桌會議,繼生醫圓桌會議後,另有2 場新農業CEO 圓桌會議也陸續登場。
典禮中,特別邀請第一屆得獎企業、圓桌會議與談人之一的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分享會議中針對台灣生醫高階人才培育、進入資本市場的挑戰、醫療電子產業發展策略等3個專題的討論重點和建言。
精準醫療、醫材當道 跨領域銜接關鍵
李世仁觀察到,參賽企業對於醫療照護市場有更全面地解讀,從預防醫學延伸到個人化醫療、癒後復健及調養等,跨域銜接與上下游整合愈發重要。
他強調,創新是生醫企業根本,創新的技術、產品與營運模式走在法規的前端,無可避免必須挑戰舊有法規,對各國快速演變的法規驗證,應即時修正;而政府也應彈性改變相關政策與法規配套。
德和隆集團創辦人賴博雄觀察到,臨床醫師參與團隊,可明確針對需求端提出解決方案,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全球資訊產業與生醫產業空前快速地夾擊下,仍須加強資料的系統收集、分析與運用,累積大數據能量,並落實臨床,作為商化及全球競爭優勢。
新農業正熱 立足台灣放眼全球
徐小波指出,今年新農業參賽團隊實力堅強且產業鏈廣泛,或專注特定環節與技術、或垂直整合上下游一條龍、或透過多角化經營創造新商機等,都在新農業藍海中找出核心競爭力。
他建議,企業應積極轉化過去累積的產業鏈、價值鏈實務經驗與各項知識,發展整廠、整場、整案輸出,切入國際市場。
李世仁認為,今年參賽企業核心產品定位與特色更加明確,注重上下游垂直整合。參賽企業不僅有在地的品牌優勢,國際合作策略也十分多元,如與丹麥農業養殖技術合作、以工業4.0概念投入生產品質管控、爭取Halal認證搶進16億人口的穆斯林市場等,更有鎖定寵物用藥藍海市場開發新藥。
「在生物經濟前景下,農業絕對是穩健高成長的市場。」李世仁指出,台灣優勢在於人才、技術與國際觀,新農業企業不應追求量產規模,而應有目標地追尋利基市場。
政策亦應大膽提供優惠政策,鼓勵人才資金幫助新農業,促進就業、政府稅收、金融業資金去化、民間消費等良性循環。
祥圃實業董事長吳昆民指出,台灣作為小農國家,農產品應追求精緻、獨特等差異化特色,並以全球市場需求開發產品,才不易被取代;同時政府應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法規與標準。
普力德生物科技副董事長翁仲男認為,新農業可由生物資源出發,如畜產、水產及種苗,是小而美且易於國際化的經營模式。
金銥生命科學董事長游汝謙則指出,此屆新農業組參賽團隊除技術創新及智財佈局外,營運模式也以水平整合或垂直整合創造綜效。
他建議,因應新農業創新技術發展趨勢,主管機關對現有法規面之配套修正極為重要,目前亟待突破的觀賞魚、稻米、木瓜及蘭花等基因轉殖(GMO)技術規範、植物保護生物製劑(生物農藥)仍以化學農藥法規管理、寵物新藥與經濟動物新藥法規管理差異化等,主管機關應跟上國際趨勢,完善新農業法規。
南台科技大學校長戴謙則表示,參賽企業的營運模式及行銷稍顯傳統及保守,未見破壞性創新營運模式。跨領域連結及國際化不夠深化,應可運用物聯網結合虛擬及實體的線上線下(O2O)通路,加速國際化腳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農業組
【金獎】台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生合生物專精於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研發、製造和應用,致力於將益生菌技術轉化為健康、天然、優質的食品。成立於2000年,並上山下海收集各種乳酸菌株,成立台灣首家商業乳酸菌菌種研究所與菌種庫。進一步發展一系列乳酸菌製造核心技術與菌種開發平台,獲得多項專利。
生合生物獨特發展SYNTEK®thorough菌種優化製造技術,提升乳酸菌應用的深度與廣度,是少數成功整合益生菌業界上下游的公司。
生合生物於2016年榮獲台灣第一家機能性乳酸菌產品TQF認證企業,也取得機能型乳酸菌GMP及Halal認證。其產品多元,客戶拓及亞洲與歐美,並與中國公司建立策略聯盟,拓展產品在台灣、中國的品牌知名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銀獎】元進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元進莊於2005年創立,透過嚴密的生產流程及品質管控,專業開發製造符合飲食潮流的家禽肉品,引進科技規格化生產方式,通過HACCP、ISO、CAS多項認證。
成立家禽合作社,教導契作農戶養殖技術,並採用保價收購方式,同時維護產品品質與農民收益。
元進莊品牌邁向第11年,已建立一貫化的自我生產流程管控,針對不同客群建立6種品牌,通路多元,產品行銷台灣、中國與東南亞等地,已通過清真Halal認證,向國際市場繼續邁進。
未來5年內將以農業4.0自動智能化為目標,為順應生物科技潮流,將開發蛋白質補充營養品與家禽小分子蛋白與功能性胜肽等機能性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銅獎】臺灣動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全球寵物用藥市場規模龐大,進入門檻高,臺灣動藥擁有完整新藥開發技術平台,並掌握關鍵技術,自行研發國內唯一寵物抗腫瘤用藥抗癌能®,為亞洲第一例寵物抗腫瘤新藥,具同時滿足獸醫師、飼主與藥廠期望之安全性、有效性、價格可被接受、完整專利保護與多適應症等需求。
今年2月抗癌能®已通過臨床試驗解盲,於3月順利向農委會申請藥證。Vecto品牌已逐漸建立,將不斷擴充產品線與市場佈局,未來規劃建廠自製藥物,成為研發、製造、藥證申請、市場布局全面化的「亞洲大動藥廠」,並引領國內寵物新藥走向另一波高峰。(詳見本刊2016年5月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優選獎】(依企業名之首字筆畫排序)
大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大榮成立於2002年,具有4種劑型認證的GMP保健食品廠,大榮建立自研發、生產、行銷、服務的一條龍體系,以市場導向開發各式保健食品,近年投入蛹蟲草指標成分蟲草素及雲芝生理活性成分,並持續深化研究。除保健市場也開發動物保健補充劑,期望取代抗生素濫用問題。
台灣常溫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台灣常溫於2010年底成立,運用「CoNutri-營養守恆™常溫乾燥技術」,將溫度控制在攝氏35度以下,並在常壓狀態下將水分除去。常溫乾燥後的產品顏色、營養、氣味與活性成分保留皆相當完整。未來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並考慮建廠。
東里碾米工廠
簡介:東里碾米工廠成立於1899年,至今傳承5代經營有百餘年,堪稱台灣最老的碾米工廠,與在地農友簽訂契作合約,從育種、插秧至收割都有完整的制度化管理。維護稻米品質的同時,也積極參與新品種研發,透過產銷履歷,讓顧客安心吃每一口飯。未來將發展觀光工廠,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並積極拓展企業規模。
青山蘭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青山蘭花生物科技深耕蝴蝶蘭20年,於2006年創立。透過垂直整合產業鏈,花卉外銷亞洲7國,並獲得蝴蝶蘭世界冠軍,甚至成功申請台灣與歐盟專利。從蝴蝶蘭跨足生技原料,萃取出高濃度小分子活性精華,添加至保養品中,並以自有品牌LAN VECE進行品牌行銷、販售。(詳見本刊2016年5月號)
恩萊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恩萊生醫成立於2010年,開發具市場競爭力及商業量產價值的快速檢測產品,主要涵蓋血液診斷及環境檢測系統,並進行可拋試紙式快速生物檢測產品之開發。目前已有安心測TM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系統產品銷售中,目前已取得3國專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潛力新秀獎】
白色傳奇(台灣大學植物科學研究所)
簡介:核心技術為使用遺傳工程技術建立新花色育種平台,鎖定市場需求,培育出花色純白的蜜雪文心蘭,花色新穎且能穩定量產。
慕渴股份有限公司(鮮乳坊)
簡介:核心技術為小農鮮乳電商平台,透過獸醫建立牧場篩選機制,選擇品質及環境優良之牧場為乳源,為消費者提供安心、無添加的鮮奶,並改善生乳收購機制,已協助酪農在環境、牧場設備上的改善。
台建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建藻希望團隊)
簡介:研發專業之藻體發酵、萃取技術,妥善運用藻類高營養價值的特性,搭配專利菌種,製造、改良配方,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並提供客製化服務,解決土壤酸化等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醫組
【金獎】台灣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台灣生醫材料成立於2012年,由工研院衍生成立、專注於創新生醫材料之產品開發,結合醫學臨床需求與工程研發設計,其泡沫式人工
腦膜為具革命性專利產品技術,可用於腦或脊髓外科手術之硬脊膜重建及修復,預計可節省外科醫師縫合手術時間,並降低腦脊液滲漏風險。
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已完成轉譯研究、專利佈局、GMP試量產、ISO13485品質建立及大型動物之臨床試驗,後續將送件申請不同國家之產品上市許可,並與國際大廠洽談產品授權或併購事宜。
未來將持續開發不同臨床應用標的之據差異化的高階醫材,公司將以類矽谷連續創業模式,將開發之已上市產品技術逐一賣給國際大廠,創造高收益並奠定公司永續發展之經營模式。(詳見本刊2016年5月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銀獎】萊鎂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萊鎂醫材於2010年成立,由工研院衍生成立,研發負壓式睡眠呼吸中止治療裝置(iNAP),改善現有治療方式,此突破性創新產品已取得台、中、美、日、歐等多國註冊商標,於全球已取得55項發明專利。
以使用者需求為出發點,裝置舒適安靜、輕薄省電,未來將結合雲端系統,隨時監控,造福全球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並針對不同國家之市場狀況與合作廠商規模,利用彈性策略與運作模式逐步擴展通路和市場佔有率。
經過產品驗證及CE認證後,萊鎂今年下半年將在歐洲上市。目前已在規畫和其他策略性夥伴合作,為產品上市作準備。(詳見本刊2014年12月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銅獎】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慧智基因於2012年於台大育成中心成立,透過不斷開發新穎分子醫學技術,應用於臨床診斷,以將新知識、新技術導入常規母胎兒醫學檢查,擁有完整的基因檢測服務,並通過國際認證,確保技術品質。由檢測說明、採集分析至報告提交供醫師解說,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服務。
慧智團隊有國內最完備的基因資料庫及遺傳疾病資料庫,可結合分子生物學與網路資訊技術,執行全面性基因診斷,減少分析時間並降低錯誤率,提高便利性與檢測服務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優選獎】(依企業名之首字筆畫排序)
行動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行動基因於2014年創立,結合先進基因體學技術與生物資訊分析平台,致力於提供先進的臨床癌症基因檢測以及臨床醫藥資訊分析報告,以改善癌症治療品質並實踐癌症個人化治療,未來將建構大型亞洲人種癌症基因數據庫。(詳見本刊2015年10月號)
臺醫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臺醫光電科技由工研院技術團隊於2014年投資創立,為全球唯一運用雙重光學技術於眼球前房液測量血糖的非侵入式血糖監測技術,及腕戴型血氧飽和測定儀,目前皆已申請專利,並預計分別於2017年前申請或取得台灣及歐盟醫療器材上市許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潛力新秀獎】
宇康生科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發展可治療聲帶閉鎖不全之創新可調式咽喉植入物,術後可調整植入物大小,兼顧治療效果與手術便利性,並降低吸入性肺炎發生率。
國立交通大學微系統與控制研發團隊
簡介:將眼壓感測系統嵌入軟式隱形眼鏡,裝置攜帶方便,不影響視力也不受行為動作干擾,便於監控眼壓、規劃治療方法,防止青光眼發生。
探真科技(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簡介:研發超音波麻醉探針裝置及驅動系統,執行硬脊膜外腔麻醉手術時,裝在麻醉穿刺針前,可達定位、預警功能,幫助醫生準確判斷,保障病患安全。
威晟生技
簡介:研發簡易紙盒視力量測工具與應用程式,可於居家自行量測,並與雲端資料結合,方便記錄、追蹤,對視力惡化提供預警與相關醫療建議。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