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串接上下游 揪團做公益

Foto

「活水社企開發」成功募得公益創投的消息,吸引老創投人王淮的注意。他心裡也有一個社會企業的構想,募資協助更生人經營餐廳,有餐飲業師夥同管理,附帶一棟住家作為更生團隊的生活起居,這整套重生計畫曾由牧師好朋友成功實驗。王淮說,若有公益創投的入資,更生人餐廳可以複製到各地,就地孵育重生計畫。可惜的是,王淮的構想無法在短期內落實,感覺上整個構想還缺少了些東西。

 公益創投實際投資人的陳識仁指出,公益創投的運作,實質上有四個節點要完成:資金募集(funding collection),創投管理人,產業顧問及其服務,受益之社會企業/組織,「這是一個生態系,一種供應鏈」,和昔日創投注資科技業、挑選潛力標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陳識仁是熟知私募基金及財務投資的專家,因為進入新加坡商星展銀行工作,感染到來自新加坡總部對社會企業的重視,經常在志工活動接觸到社企或弱勢團體,他不要只是捐錢作善事,而是要對社會團體「真的幫上了忙」,於是在社企生態系中,選定最少人做得來的「資金募集」,自己跳進去做,利用工餘拜訪公益創投的潛在出資人,一旦找到適合的投資案源,朋友們會以「club funding」(俱樂部籌資)概念,團體行動。

 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指出,生態系的活絡,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少,台灣的社會團體多、有作善事經驗的人多,他願意分享自己廣大人脈,扮演找資金的角色。每個人都不排斥在公益創投生態系中,多做一些事,把社會上過去無人聞問的斷鍊之處,慢慢讓它修補起來。

企業平台 助產學虛實整合

 實踐大學管理學院企管系副教授蔡政安,在產學實習學程中,訓練在校生籌創偏鄉教育社會企業,合作的企業一方面視之為「企業內創業」,提供創業種子基金,企業的產業平台更是蔡政安需要的,「這些團隊規模很小,多數也是虛實整合,依附在健全的企業平台上,能發揮很強的學習力。」

 蔡政安指出,在這個平台上,新創團隊本質上是社會企業,企業端把企業社會責任(CSR)資源用在新創團隊上,而新社企團隊從承接公司項目中練習經營管理,因使用相同的E化財務系統,透明財務可接受會計師查核,一旦茁壯為新事業,有企業合夥人想入資,立即就能無縫接軌,減少進入門檻的資源浪費。

 「社會公益導進商業性操作,中間的流程很長」,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董事鄭家鐘指出,社會團體的出現,多少是因社會上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如今基於效率提高,將之導向企業化、考量獲利回收,中間過程需要參與者、資源、資金等,不同環節也需要時間彼此熟悉,「偏偏台灣人的個性經常是『愛心多、信任卻低』」,加上全國每年超過400億元的善款,八成集中在前幾大團體,6萬家非營利組織面臨重重困境。

 依據台新銀行投身公益慈善十餘年的經驗,鄭家鐘表示,目前的「台新慈善雲」平台運作,運用創新思維,包納中、小型社福團體在台新斥資建構的電子網路平台上,由企業志工訓練社福團體自我行銷的技巧,說服善心民眾投票贊助,「弱勢者能站出來,就是一種改變的綜效」。今年正招募第五屆的「你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年度活動,鄭家鐘說,它的感染力擴散到銀行企業客戶、新創事業等,近30家業者揪團在平台上一起做公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解決社會的問題。

做夥行善 慈善雲朵朵開

 已在台灣成立子行的新加坡星展銀行,也建構相似的扶持社會企業全方位平台,包括「推廣社會企業的認知度」、「對有潛力的社會企業夥伴直接提供贊助及輔導」、以及「將社會企業整合於星展的企業文化中」,2013年底並擴大到台灣。其中,台新慈善雲尚在醞釀的公益創投,星展集團去年提撥台幣12億元成立基金會,提撥種子經費注資社會企業,包括新設立及擴張,同時首創「社會企業專屬帳戶」,提供低利貸款或免手續費等相關金融服務,星展銀行資深主管提供社會企業夥伴金融諮詢,協助解決經營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把創業基地從國外搬回台灣的DOMI綠然能源,以友善環境作為經營核心,加入國際B型實驗室平台,透過國際評估標準來檢視DOMI在公司治理、員工、社區及社會與環境等影響力,B型實驗室平台提供了創新商業模式和學習標竿。B型實驗室共同創辦人Bart Houlahan表示,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已有上千家公司取得認證,它能利用企業做好事,同時吸引投資人。

 在尋求社會公益的商業機會過程,平台作法,呼應了台灣在生態系創新與活絡的即刻需求,建構者的品牌可信度及「陪你玩到底」的承諾,給予中小企或社會團體值得依賴的肩膀,因為公益創投的加持,社會回到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