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股民萬萬稅 台股漲輸亞鄰

Foto

編者按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更是一個國家資本市場實力的展現,但面對鄰近的大陸、香港、日本、韓國股市今年的強勢表現,台股卻倒退到是目前亞洲主要股市中率先回測年線保衛戰者。本報今日起推出「台股與國際股市競合」系列報導,分別從台股稅制與交易競爭力、外資會診建言、證券期貨業經營突圍等各層面,為台股把脈諫言,期為台股找回新活力重返榮耀。  陸、港股屢創新高、日股也創15年來新高,台股萬點行情卻僅曇花一現,距離25年前的歷史高點還落後超過3千點,台股在國際股市競合過程,屢戰屢敗,歸根究柢是對資本市場不友善,國庫資金短絀總是先拿股票族開刀,其中稅制相關(證交稅、交易逾10億元以及興櫃股票IPO課證所稅、富人稅、二代健保補充費、可扣抵稅率實施減半)等,造成台股的交易成本過高、投資誘因明顯流失。

 稅負過高 影響投資意願

 台股表現不如中國大陸、香港、日、韓等主要亞股,第一個原因是稅負過高的問題,證所稅制度使我國自然人投資台股稅負擔較港、星、中國大陸股市來得沉重,且與FINI(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相較明顯不公平;二代健保和可扣抵稅額減半等都是,政府老是拿股票族開刀,投資又不是穩賺,參與配息也不一定能填息,除了要繳股利所得稅外,還要繳健保補充保費,加以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使得投資人參與除息意願下降,棄息賣壓大增,影響股市表現。

 第二是資金明顯外流,第一季券商複委託的金額已達去年一半,台股近幾年來因成交量不足,陷入箱型震盪、緩步攻堅走勢,操作獲利不易,而資金往有利的地方跑,不要說政策作多大漲的中國大陸股市,原本走勢疲弱的港股,因滬港通,陸股大漲帶動,北水南引大漲就可知道台灣內資明顯流入陸股和港股。

 第三國內政治藍綠問題,很多事情都政治化(如環保、企業投資和政府BOT案等),最近雲林縣議會通過禁止燃燒生煤,衝擊相關產業經濟,台北大巨蛋上周突停工,廠商設廠難度增高,阻礙企業留台投資意願,中長期經濟成長減緩

 第四是兩岸經貿開放因政治問題而延緩,台灣可能逐漸被區域經貿整合邊緣化,如中韓已達成FTA中韓生效後,將使台灣GDP下降及影響面板等相關產業遭受衝擊。

 第五是企業競爭力問題,除了主要競爭對手國南韓外,中國大陸企業崛起,尤其是電子業,紅色供應鏈崛起,台廠面臨激烈競爭,台灣出口下滑,經濟成長率下修。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早在民國77、78年開放證券商設立,即進入證券圈任職,見證台股三波段萬點行情,他直言,台股要能除重返榮耀(高本益比、高周轉率),首先要降低以及去除社會的仇富心態,股市反應基本面,政策應該有長遠性的規劃,否則長期競爭力下滑,股市遠景自然不好,而且要跳脫長期以來藍綠對立,有良好的兩岸互動及經貿交流,鼓勵廠商投資,提升企業競爭力及獲利。

 證所稅 把大戶趕出台灣

 廖繼弘認為,國內資金存量仍相當充沛,但資金未投入股市,政府獨厚外資,對本國自然人的稅負應該和外資一樣,參考香港、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稅制,適時調整台灣稅負,讓資金不要持續外流,尤其是房地產不好,如能導引資金進入股市,有利股市資金行情,另外,擴大開放大陸資金來台投資股市的台滬通,也可積極評估以及加快實現。

 證券四大周邊機構之一董事長也不諱言指出,台股近幾年證所稅制將大戶趕出台灣,大戶資金轉戰投資美股、日股、中國大陸以香港股市,剛好趕上近兩年美、日、陸、港股的大多頭行情,獲利大豐收甚至翻倍,即使國內後來證所稅版本已經過多次修改,但還是有交易10億元大戶須核實課稅,該董事長感嘆說:「大戶的資金是不會再回來!台股未來只能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