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獲公公一通電話,公公未開口,我就知道大致是要說什麼,果不其然,電話那端,傳達的是深深的憂慮,老人家想讓先生打住前往土耳其及法國等地出差的可能性。
最終,這電話當然是在安慰老人家的情況下結束,但就像有時掛上了電話,還是覺得未能一吐為快,但要再說些什麼,卻又找不到適合切點一般。
巴黎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後,個人覺得,對人心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因此對於公公打電話給我,直接、間接地希望我能想辦法勸退先生不要去,於工作上我不能認同,但是,我還是選擇不說明心裡想法,用安慰方式讓老人家不要擔心。
如今,先生及同事在當地已採訪數日,一切順利,也受到土耳其大型台資集團的協助,想必公公也已心安大半,不過在與先生通話時,以及透過即時通訊系統的對話,我又從電話那端感受到那種來自人內心深處的起伏難安。
我猜這主要是因為,真的親臨現場後,所有感受,都無法用言語形容。
在土耳其第二大港口Izmir,這裡是敘利亞等國難民渡海,尋找天堂的其中一站,且在這裡的沙灘,曾有一幕不幸的畫面,讓世人痛心,也引發全球對難民的重視。
其實先生並未和我多談什麼,有很多內容我透過臉書也已經看到,不知為何,我想起20年採訪過政府遣返大陸偷渡客。當然,這無法和Izmir港情況相提並論,我想起的,只是那種感覺,我總記得他們被允許拿起撥電話給家人的那一刻,一開口基本上都說「我很好...」,這讓我內心略受衝擊,如今隱隱浮現。
很多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可以歸為這是大環境下的變動,當時我就是這麼看待大陸偷渡客的故事。只是人的故事,就像Izmir的海岸只是一角,這豈是白紙黑字所能紀錄得完?透過與先生的通話,我能感染到的,是在Izmir海風的吹拂下,所謂的「希望」,很可能只是很短暫的一種想像。我想,在一瞬間看到畢生未能想見的畫面,大概也無人可以開口形容那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