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對台灣半導體業入股行動不斷,引發社會正反議論,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昨(17)日解讀,這應是大陸科技產業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後,發現仍缺乏記憶體技術與產能所致。
1968年隻身從香港到台灣求學的梁次震,大學畢業後與同鄉兼室友的林百里,經過三愛電子、仁寶電腦的歷練後,1988年創辦了現在的筆電代工之王廣達,交大認為他面對不同的語言與環境困境、仍成就事業,因此在昨日授予梁次震名譽博士學位。
這位被交大稱為「當今筆記型電腦公司最佳營運長」的科技人,昨天在致詞時提到,自己當年在香港知名燒鵝店「鏞記酒家」做會計時,其實是很想當廚師;所幸,高中畢業不到50公斤的他,「根本翻不動鍋子」,所以才放棄「烹小鮮」的夢想,其後投身電子業。
梁次震感嘆,科技業的變遷非常快速,有些產品一眨眼就已是昨日黃花,所以會不斷地受到挑戰;近期台灣所面臨的難關,也就是陸企對台灣半導體業的投資,主要是中國產業在這幾年的劍及履及的高速發展後,但仍缺記憶體的技術與產能,所以才有近期紫光的種種動作,「也是為了國家的需要。」
梁次震指出,自己當年出來創業時很快樂,因為不僅可以看到企業增長,中華民國的GDP也成長得很快;面對今日經濟的停滯不停,甚至年輕人起薪倒退,他呼籲國家需調整想法,「家和才能萬事興」,人與人間的相處應像圓型、而非矩形,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彼此摩擦,一直朝遠方滾動。
林百里在祝賀致辭時表示,兩人是命運共同體,「我一生最感激的除了爸媽外,就是兄弟(指梁次震)了,」並笑稱一直都對「次震兄弟」很虧欠,因為外界總是把榮譽歸到他身上,而今梁次震獲得交大名譽博士肯定,終於讓他心裡「平安點」。
回想兩人1甲子的緣分,竟然連一次架都沒吵過,林百里說關於這一點他也很疑惑,但後來從兩人的姓氏看出端倪,因為「兩個柱子(林)一條樑,就是一個房子、就是一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