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食安問題叢生,重挫國內外消費者對台灣食品安全性的信心,台灣食品的內外銷同受打擊。在國人正為如何讓自己吃得安心感到無所適從之際,11月間彰化地院對頂新黑心油品涉案者的無罪宣判,頓時激起許多民眾的公憤,發起「滅頂」運動,抵制頂新集團相關事業體之所有產品。
政府力量有時而窮
頂新案之發展,除了法院的一審判決涉及現有法令是否週全與檢方舉證是否不足之爭議,還暴露國內諸多問題,值得國人冷靜省思。首先是如何維護食品安全問題。政府對食安之維護當然責無旁貸,但以政府人力與財源之有限,待處理與支出之事務又多,縱使政府可雷厲風行地整頓食安問題於一時,欲求其長期持續投入大量資源為食安把關,恐難寄以厚望。
此外,在請求分工與全球運籌之現今經濟社會,任何食品所用原材料及所含成分,極可能都有一份漫長的海內外加工生產履歷,冀求政府來逐項追蹤檢查,確保其品質與安全性,恐怕也是一種苛求。
內部員工自律有助食安
維護食安除了仰賴政府把關,或可輔以食品業者內部員工之「自律」。頂新案爆發後,輿論多有指責頂新一些員工何以知情不報,甚至認為這些知情員工為「幫兇」或「共犯」者。誠然,參與原材料採購及生產製程之員工,掌握較多食安之資訊;政府若可藉由制度之合理、週全設計,讓對食安存疑或對黑心食品知情之員工能夠放心、願意舉報,對防止黑心食品之出現必然有相當大的幫助。
價廉並非王道
另從消費者角度檢討,食安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相當程度也與諸多國人長期要求所有商品必須「價廉」、「物超所值」有關。正常情形之下,生產品質好的商品是需要成本的,故「價廉」通常即難以「物美」。為了迎合消費者價廉之要求,食品生產者只能從降低成本著手,其可能的結果之一,就是食品的品質與安全成為祭品了。
國人追求價廉,在國內亦衍生另一不太正常的現象。近幾年時見媒體對擬提高售價的店家或商品,不論其原因為何,一律大加撻伐,迫使其撤銷漲價之議。
在市場經濟下,品質或服務較佳者,要求較高之售價;或是成本上揚者,欲反映成本漲價,都是極正常的現象。其高售價或漲價必然得經歷市場競爭,尤其是消費者是否接受之考驗,旁人實無必要肆意予以指責批評。一味要求價廉,或不允許漲價,不僅將使商品品質難以提升,甚至反向下跌,食安問題就是一例。
往較高之層面看,台灣講求價廉,亦導致以代工為主的國內製造業陷入當前的發展困境。不少專家指出,台灣的製造業者長期採取成本節約(cost down),也就是價廉的發展策略,雖然成功維護了其國際競爭力,但其毛利率微薄,台灣社會也付出了薪資水準難以提升等代價。專家普遍認為,台灣業界目前所迫切需要者,並不在進一步的降低成本,而是藉由研發、創新升級,以及加強行銷等作為,以提高附加價值率或帶動需求之擴張。這些論述或主張,與上述價廉與食安問題二者之關聯性可謂異曲而同工。
滅頂宜適可而止
至於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滅頂」運動,其傷害圈除了原擬懲罰的頂新黑心油品案之首謀與知情共犯或幫兇外,還擴及了眾多完全不知情的頂新集團員工、股權投資大眾,以及未涉及食安問題的頂新集團其他商品與生產供應商(包括酪農)等。
這些無辜者無端牽連受害,是否公平、妥當?又此運動感覺上有如古代皇帝對犯重罪之臣民常施以「誅殺九族」之處罰,手段是否太過、誅連是否過廣?亦值得滅頂運動支持者冷靜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