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一面國旗 各自表述

Foto

國旗,是愛國心的象徵,還是區別與鬥爭的工具?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答案是前者!當一大群美國人揮舞著星條旗,深情唱著美國國歌,沒有人會懷疑他們是假愛國。但在台灣,答案卻很微妙!

 因為周子瑜事件,不少臉書友紛紛po出自己在巴黎、法蘭克福、東京、雪梨、紐約等等國際景點高舉國旗的照片。雖然我很難判別,他們是在炫耀自己渡假跑得比別人遠,還是大秀自己的愛國心比別人高,抑或兼而有之,但可以確定的,「帶國旗出國」,果真是當代台灣青年盛行的次文化。

 儘管年輕人在這些自由地區帶旗打卡,幾無難度可言,但光「心中有國旗」這點,還是值得拍手,卻也不免令人有今夕是何夕的感慨。多年前,當本土意識隨著解嚴而抬頭、當校園展開驅逐蔣公銅像運動、當國慶日家家戶戶不再懸掛國旗,我曾親耳聽到年輕路人指著一間掛國旗的人家說:「那一定是老芋仔的家。」這對男女語尾帶著「哼」聲,嘴角露出不屑,心中何嘗有國旗?

 沒錯,那間掛國旗的人家是芋頭蕃薯組成的和善家庭,是我彼時的鄰居。男主人從戒嚴到解嚴,每逢國恩家慶必與太太一同掛起國旗,祝禱「中華民國」要長長久久。這樣的掛旗儀式,一直到夫妻老邁,子女不願繼承傳統為止。

 在解嚴後一段不算短的日子裡,象徵「中華民國」的國旗,曾經跟老蔣銅像一樣被視為歷史「遺毒」,沒想到,如今卻被隔了一代的年輕人重新撿回來,關鍵就在於它被賦予了新的「工具性」。不久前,我問朋友的小孩:「為何到北海道滑雪拍照,也要高舉國旗比耶(V)?」小朋友回答得直接:「這樣人家才知道我是台灣人,不是『沒水準』的中國人!」拿國旗鑑別文明高低,果然好用!

 更讓人料想不到的是,因為周子瑜事件,新「689」選出的台灣首位女總統,特別在勝選記者會上慎重強調,「一個16歲的女生,因為拿著中華民國國旗的畫面,而遭到打壓......這件事將會永遠提醒我,團結這個國家、壯大這個國家,並且一致對外,是我做為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最重要的責任。」儘管勝選現場沒半個人舉國旗,但小英這番感言彷彿在宣示,自此,捍衛「青天白日滿地紅」的重責,就要由一個台灣本土政黨扛起。歷史的曲折、弔詭與戲劇性,莫此為甚!

 老一輩的人因為「愛(國)到最高點」,心中有國旗;新一輩的人因為「用(處)到最高點」,心中有國旗。但將心不能比心,一面國旗,各自表述,既反映台灣社會的矛盾情結,更預示著進退兩難的外交處境。因此,任何總統當選人,高興都只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