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數位環境政府要奠基 法規、人才、市場重要

Foto

半導體與代工之後的典範與模式

台灣九○年後的產業發展主要是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及代工模式,到二○○○年後並無變化,這個模式沒了力氣,資訊代工與PC市場萎縮,產業結構無法轉型,造成經濟成長低迷。如何脫困,必須尋找新路,代工龍頭台積電已非純粹的代工廠,它是客戶的創新夥伴,我認為數位時代會帶動典範移轉,將是一個新時代,有新的結構發生,能帶動新一波成長動能,政府必須盡快把基礎工作做好,乘風再起。

我在國發會主委任內積極建構數位建設環境,僅從法規、人才、市場、政府數位化等角度,剖析數位化面臨的問題和政府推動的進度:

盤點僵化法規 育才留才攬才

法規和國發會最相關。發展數位經濟,法規有太多障礙。數據不能在政府內跨部會移動,例如把內政部警政資料,和金管會的資料整合看能否幫助洗錢防制,依現行法規是不行的,遑論去識別化後如何讓企業運用。再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深夜在公車專用道試自駕車,嚴格來說是違法的,法律規定汽車不能在無司機狀況下上路行駛。再再顯示法規跟不上發展。現正盤點這些規定,包括;金融實驗創新需求,無人車的法規,將來個人資料運用、IOT醫療的運用等問題。

人才面,我們培養的少數優秀軟體人才,大部分被GOOGLE和AMAZON挖走,留在國內的不多,加上少子化,即便現在開始培養,並快速更新教育學程,很快趕上仍困難。一般性教育教導知識缺乏技能,在資訊科技時代,產業模式、生活方式的應用與服務型式必須與經濟轉型接軌,法人和產業界合作人才訓練部份,國發會正大力準備推動,但最終還是要延攬外國人才,以力支持產業發展需求。

由本地市場與領域出發  以新技術拓展自主性市場

市場面,台灣網路這二、三十年發展為什麼不成功?因為沒有市場,沒有主場優勢。硬體製造時期,台灣以代工為主,全世界都是市場,只管工廠,不管市場。數位時代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這個領域需累積本地數據或網路數據,在既有的製造業、傳統產業或農業上,本諸原有市場或領域(domain)優勢,在國內發展出新的技術進一步拓展市場找新出口,一定要有自主性的市場。這是政府應該做的事,雖然不難,但觀念上要作改變。政府應發展場域,並確保廠商可以利用場域發展技術和服務。以往國內要提供服務,公務員害怕承擔失敗的責任,不是委託國際大廠製造,就是委託某個法人,如此無法開發技術。因此把本地場域和本地數據保證給自己廠商優先使用很重要,法條與法律的鬆綁需考量,至少行政處理上要優先重視。

政府領頭數位轉化 資料可創造價值與績效

推動數位經濟,如果能從政府內部做起,能起到帶動效果。台灣多年累積很多好資料還持續中,可惜政府資料都未開發。在國發會任內我積極讓政府資料能被使用,創造正面價值。也在行政院開會時,提出政府數位化的可行提案,建議主計處,在公務員薪水、差旅報銷的過程能數位化;人民的服務,可由臨櫃改為數位化;工商登記、公司財務報表、公司檢送主管機關所有報告等都應數位化,同時平台也可做為洗錢防制的用途。一旦整合,一份資料可讓所有機構共享,不必重複登錄。實施數位化之後,政府用人減少,勞動力可進行再分配,如櫃台人員可以去進行老人服務或弱勢服務,將來整個政府服務會有很大的調整。重要的是,這些工作一定要政務官帶頭推動,才易成功,公務員不會自己去做,民代、企業、民眾應從旁監督,加速推動腳步。

國發會今非昔比 部會協調溝通重要

最後,我談一下國發會角色,現在已不可能期待國發會回到俞國華時代,俞國華曾是最有權力執行政策的經建會主委,之後就沒有主委擁有如此實權。但在現行體制下,政府跨部會研擬、協調愈來愈需要,但也愈來愈困難,國發會必須有能力主動溝通並整合意見,如今推動事情仰賴行政院長,院長負擔很重,因此,團隊意識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