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台灣要做工業4.0的領導者 還是背後的代工者?

Foto

準總統蔡英文就任在即,她提出的五大創新研發產業,橫跨綠能、亞洲矽谷、生物科技、國防產業、智慧機械等科技藍圖,其中的「智慧機械」,其實正呼應了國際上火熱的「工業4.0」議題(由德國首次提出,以大數據、物聯網、服務網、網路安全為四大支柱),可以預料,這將是新政府啟動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詞。仔細閱讀蔡英文對於智慧機械創新產業計畫的發表談話,可以發現,她是將機械產業作為台灣投入航太、精密醫療、物聯網等領域的製造支持者,且將「工業4.0」當作機械產業升級的必經過程。

 作為一個協助上百個台灣企業建立品牌的策略顧問,我想提醒新政府與所有關注「工業4.0」的產業人士,在現階段,台灣應該優先思考策略面問題:我們要做「工業4.0」的領導者,還是「工業4.0」的代工者?

 這是一場嚴肅的選擇。試想一下,如果台灣的鈑金、鑄造等金屬加工廠,滑軌、螺桿、控制器等關鍵零組件廠,以至於整機的設計製造廠,都成功升級為智慧工廠,大台中地區變身為理想的「智慧機械之都」,但是老闆們的目標仍然是接代工訂單,在意的是工廠能做多少件產品、賣多少件貨物,那台灣要怎麼擺脫代工的未來?

 了解海外市場,領導國際對話

 台灣已經到了需要劇烈轉變的時刻,領導人與企業主應該要有更高的企圖心,讓提出「工業4.0」概念的德國人,都願意把台灣當作強勢競爭對手。

 怎麼做?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海外市場。全球的工具機領導者是德國,它的市場分布在中國大陸、美國、歐洲等地,德國公司一定會到這些地方設立分公司,同時在各國的工具機展覽或論壇上演講,他們做到真正深入市場,先了解市場需求,再回過頭來構思解決方案,提供後續服務並研究下一代需求,這是為什麼德國人優先提出了「工業4.0」的構想。

 很可惜,以上這些都不是台灣企業擅長的事,台灣以代工產業為主,但使用者分布海外,遠離管理團隊的經營視野,照理來說,想把產品成功賣出去,就應該要了解海外市場,偏偏台灣企業很少深入了解其他市場需求,經營者多半注重成本管控與價格競爭;台灣的生產者很厲害,能做到高良率、低價格,有本事接到很多訂單,而且只要客戶要求,我們就遷移到更低成本的國家設廠,這是一條走了數十年的老路,但卻很有可能讓台灣的「工業4.0」,繼續停留在代工的位置。

 台灣若要將「工業4.0」變成全新的產業願景,政府、企業主、專業經理人、投資人、市場研究人員全都得打破以往的思維;假設「智慧機械創新產業計劃」做得不錯,下一步,台灣更需要通盤的國際行銷計畫,讓全球人士一提到「工業4.0」,就能聯想到台灣。

 爭取話語權,建立國際形象

 我接觸過的企業老闆們,大多喜歡低調地做事,徹底實踐「悶聲大發財」的中華傳統,因為要把舞台讓給品牌,代工廠不需要上台高調宣揚自己有多厲害。

 但台灣若想在某個產業裡佔到一席之地,實力與形象其實是一體兩面。

 就以機械產業來說,台灣其實已經建立完整的聚落,那要怎麼讓全球人士一提到「工業4.0」,就能聯想到台灣?這時候,所有的機械產業都必須站出來,到全世界有關「工業4.0」的活動、展覽、專業雜誌上露面;想像一下,如果專業展上演講的講者來自於德國、日本、瑞士,甚至是中國,唯獨台灣長期缺席,那還有誰會覺得台灣是重要角色呢?至於誰能代表去講、講什麼內容,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如果新政府真的希望台灣能在「工業4.0」時代中建立國際領導地位,就需要一個完整且持續的行銷計畫,試著站在國際市場的角度看台灣,到國外去標榜、去喊聲,千萬不要傻傻地站在原地往外看,我相信如此台灣才有機會在這個市場找到自己獨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