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經濟創新發展 需先有創新的金融思維

Foto

520即將上任的準閣揆林全已逐步公開內閣名單,曾經擔任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主委的現任櫃買中心董事長丁克華將出任新內閣的金管會主委。丁董事長產官學研歷練完整,任事積極,創意十足且創新不絕,各界深慶得人並寄以厚望,特別是他受訪表示上任後最想做的事,就是推動「創新與創意基礎工程」,更加讓人充滿期待。

 1912年,熊彼得在他的《經濟發展理論》中明確指出,創新(innovation)是驅動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動能,連帶也特別推崇推動創新的創業家(entrepreneur,或譯企業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或許是「創新」或「創業家」這些創見太過特別且亮眼,以至於一般人常忽略他對促成創業家美夢成真的另一種人的肯定與推崇。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即便是最大的集團,想要執行生產因素新組合的創新都必須利用信用,而提供信用就需要資本家(capitalists) 或銀行家(bankers)。因此,他在書中花了兩章的篇幅反覆論述「信用」的重要性與「銀行家」的貢獻。丁準主委之所以強調推動「創新與創意基礎工程」是他上任後最想推動的事,已點出他不只心懸國家經濟發展,且對於如何以金融為支點,鏈結相關資源,以支持產業創新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有相當的抱負與決心。

 哥倫布是締造近幾世紀以來西方長期主導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關鍵人物。然而如果當年他得不到西班牙王室斐迪南與伊莎貝拉夫婦的資金支持,地理大發現究竟會延後多久發生,根本就是個未知數,西班牙有沒有機會成為16世紀歐洲經濟霸主也就大有問題,連帶人類歷史亦可能呈現截然不同的風貌。金融之重要性與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期待關心台灣經濟創新轉型升級的銀行家共勉之!

 當前台灣的經濟困局源出結構,不徹底改善投資環境,年輕人就業不易與薪資停滯不前的問題難解,金融業長期受困超額儲蓄的問題亦難以突破。投資環境改善問題牽涉甚廣,人才、技術、環保與教育固然均須有所配套,金融,誠如熊彼得所言,不只是重要關鍵之一,更是支持創新最重要的支點。

 現階段我國的金融業受困超額儲蓄固然屬實,但攸關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許多創意或創新活動,受限中長期資金取得不易以致無法落實推動的憾事同樣亦時有所聞,近年來櫃買中心創櫃版的開辦有助於改善這類問題,但銀行法中的中長期資金供應體系功能未盡彰顯更是關鍵之一。按中長期資金體系最初的立法旨意,就是因應金融市場資訊不對稱導致市場失靈而有的政策金融政府介入措施,可惜過去政府要不就是期待純民營的工銀扮演工業銀行的專業銀行角色,再不就是主動促成早年推動資通訊產業發展卓然有成的交通銀行,與中國國際商銀合併改制成現今商業銀行屬性的兆豐銀行。

 對照日、韓與中國等鄰國,在這段期間充分運用政策金融機構的中長期資金動員能力,大力協助或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此消彼長讓人感慨萬千。重建中長期專業金融體系,應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創新金融基礎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