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沈士新: 掌握技術 鞏固石斑魚產業地位

Foto

石斑魚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是華人地區十分受歡迎的食用魚種。

 石斑魚的養殖模式可分為魚塭與箱網,台灣則屬魚塭模式。台灣、中國大陸、越南與印尼則是全球石斑魚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國家。

 台灣養殖石斑魚產量居全球第2,僅次於中國大陸,2009年產量達12,958公噸。供應鏈穩定、分工養殖技術佳、市場接受度高、接近外銷市場與優良的地理環境,為台灣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優勢。但漁場老化、缺乏箱網養殖環境、土地與人力缺乏、產銷模式過於傳統與無大型通路商,則是現今該產業面臨的問題。

 此外,由於營養缺乏、疾病或餌料適合度等問題,目前石斑魚魚苗養殖育成率都不高,約在0.1%至10%,十分不穩定。因此透過生物科技的發展,研發疫苗、免疫刺激物與優質的人工飼料,將成為提升石斑魚育成的關鍵技術。

 而對於石斑魚產業未來的展望,雖然台灣繁養殖技術優於其他國家,且有不錯的專業分工,但仍必須加強產、官、學界間的合作,建構石斑魚產業供應鏈業者間的互信、合作關係,並提高市場資訊的透明度。

 政府和業者也必須合作建立魚產品轉運或儲運中心,以連結石斑魚產業供應鏈,同時並加速推動與中國大陸漁產品貿易的合法化。台灣石斑魚產業也必須導入資訊化管理、產銷履歷制度及食品安全管控系統,才能提高石斑魚產業的市場效益。

 而台灣石斑魚產業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養殖業者的競爭,台灣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針對上游的種苗繁殖、孵化技術及下游的運銷通路進行全方位的策略思考,提高石斑魚養殖產業技術門檻,以期產業的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