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 建構農業產業鏈 集結走向國際

Foto

京冠生技15年來主要經營及研發飼料添加劑,7、8年前則因緣際會下投入生技產業。京冠聚焦固態發酵技術,首個產品「綠豆篁」在動物飼料上創造很大的經濟效應,此外,也尊重生態循環,推動藍色革命之無廢與再生的新思維。

 台灣的生物科技在世界上享盛名,但產值卻微乎其微。農業是台灣最有基礎、也最具競爭力的領域,因此未來智慧農業的發展,應把價值鏈拉出來「打群架」,不再做隱形冠軍,應集結走向國際舞台。

 光是推行農業4.0,仍不足以解決目前台灣農業的困境,農業的產業化、價值化才相對重要,唯有啟動這兩者,才能創造一個商業磁場。

 如京冠生技擬在中國大陸貴州設立基地與研究中心,研究茅台酒酒渣與魚腥草的應用價值,同時也將在泰國設立工業4.0的自動化設備工廠,針對當地水果等食品加工副產物做開發再利用。

 這樣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形成一個產業鏈的核心發散基地,產業若能形成產業鏈,其延伸的相關產業自然就會凝聚起來。

 台灣擁有多元化特色的農業,如屏東萬丹的紅豆、雲林的蒜頭等,以便利商店為例,若各地門市能以一鄉一特色的方式去推廣,便能與在地鄉親與產業「有了溫度」,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當有了溫度,生意自然就能長長久久,產業鏈也就自然形成。

 然而,產業鏈的變革需要有人「走出舒適圈」去推動,我期盼政府能把推動的層級再拉高,如選擇萬丹紅豆、雲林蒜頭等數個地方農業特色當作重要指標,並推廣到國際,在產業、文化與觀光三個面向同步創造收入。此外,目前政府經費多用在補助災損,但應將重心放在「圖利農民」,讓農民得以賺大錢,而非永遠都靠被動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