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政府勾勒的產業創新政策,明顯避開與中國大陸連結,同時推動新南向政策,鼓勵台商海外佈局走向東協市場。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指出,中國大陸的發展已有了新定位,一方面是世界市場,同時也是技術高端市場,科技及製造能力跑在美國前面,電子支付、無人車和無人機都有世界地位,創新研發由政府政策拉動,加上一帶一路的海外擴展,台灣不與其連結,是台灣自己的損失,「台灣要與各國接軌、連結各地生態系,不可能跳過中國大陸!」
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認為,台商赴中國投資金額達3,000億美元,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投資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中國近兩年經濟成長減緩,立即影響台灣,因此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才能夠解決台灣經濟未來發展的問題。龔明鑫構想的產業創新計畫,十分雷同於吳榮義的「我們的經濟政策主張:以創新驅動與進步價值建構台灣新經濟典範」,都以綠色低碳經濟、地方特色產業,連續國際經貿結構再平衡、加入TPP,顯示綠營執政前已就這部份取得共識。
黃齊元則認為,馬政府與對岸簽訂ECFA、推動兩岸產業橋接,台灣並不是在享受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外溢」,而是相互學、扶助成長。他也舉例,台灣還是有很多關起門來做的事,像生技產業、綠能,因為缺少了市場面的思考,至今發展的一蹋糊塗,「未來如果還只想自我封閉,台灣沒有希望了。」
刻意避開連結中國供應鏈,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長陳信宏認為,不該作為新南向政策的本意。他指出,台灣傳統上在東南亞投資工廠,由台灣出口零組件,台灣與東南亞維持供應鏈關係;但現在台灣提供越南、菲律賓等ETC、捷運管理、電動車開發等軟硬配套解決方案,彼此建立多元化發展,可是未來跨國物聯網生態系發展雛型,這才是新南向政策的最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