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衰竭病人眾多,一年內死亡率高達6%,如何有效治療心衰竭,成了不能迴避的重要問題。對付心衰竭,藥物的進步十分有限,因此必須從人事的方面下手。亞東醫院透過跨領域團隊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心衰竭中心,就是一個效果十分顯著的辦法。
心衰竭中心並不單單只是一間辦公室,而是一個相當制度化、具有實際效果的組織。
團隊結合了營養師、復健師、社工師、個案師、臨床專科護理師,以及住院醫師,每個星期開一次會,針對每一個病人進行討論,必要時還加入末期安寧治療部門,甚至安排家庭醫師協助戒菸。
每個病人的狀態不同,醫療團隊會為病人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短短2年再住院率降至0.8%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表示,傳統療程最大的問題是,醫師只能口頭上叮嚀病人醫囑。但惰性是人之常情,如何克服這一點,是中心面臨的挑戰。
心衰竭中心的病人,都會拿到一本衛教手冊,裡面有詳細的注意事項,以及病人的藥師、復健師、個案師聯絡方式。
病人出院前,醫師會確保病人已經掌握了復健的方法,中心還會安排個案師進行4到6次的電訪,追蹤出院病人的復原情況,確保病人服從醫囑,一有狀況立即安排回診。
透過緊密的醫患聯繫,亞東醫院統計,2015年,心衰竭病人出院後,半年內再住院率達11.8%。同年心衰竭中心成立,歷經短短2年,2017年第二季的再住院率,已經降成了0.8%,成效卓越。
目前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一年大約可容納200到250個病人,主要是以急性心衰竭的病人為主,未來還會持續擴大到慢性心衰竭部分。
恢復良好心肌梗塞病人長跑照樣行
氣,送到急診室時心肌梗塞、倒在地上休克,緊急做心導管手術才恢復了心跳。
醫院用傳統治療的方式,為他安排了復健。不過半年之後,病人的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醫護團隊開會討論,決定將他轉到心衰竭中心。
中心首先透過各領域的評估,為病人量身打造了治療計畫。
由於病人的血壓太低,一直無法用較高劑量的藥,因此心衰竭中心建議先從增加在家的復健與活動量開始。醫院又使用了穿戴式裝備,讓病人在家復健時的數據,可以同步到醫師的電腦上,醫師再利用這個數據,評估調高藥劑量的可能性。
現在,這名病人透過超音波檢查,雖仍有心肌受損,但是心肺功能已經復原得跟正常人一樣,甚至可以參與長跑運動。
AI「心」技術 打造專屬處方
曾炳憲曾經於英國進修,他除了帶回跨領域團隊的概念外,還學會了一般心臟科醫師不做的,心肺功能檢查。心肺功能檢查其實已行之有年,但通常不是心臟科在做,而是由復健科、胸腔科醫師負責。
心臟科的傳統檢查方法是超音波,但是每個人的生理狀態不一樣,需要用更精準的方式去評估。心肺功能檢測就是個簡單準確的辦法,甚至還有健保給付。
但如果只使用心臟超音波,進行心臟功能評估,很容易忽略病人身體的實際狀況。
中心曾經收過一名病人,在其他醫院評估必須要換心,但其實因為心肺功能並沒有那麼差,最後中心安排病人進行復健,在沒有換心的情況下,一樣恢復了健康。
曾炳憲說,每個病患心衰竭受損的狀況都不一樣,心肺功能檢測就像做西裝,好的西裝是量身訂做的。病人的心臟到底壞到多少?該怎麼訓練它?訓練到甚麼程度?某項藥物對它是否有幫助?醫師都可以用很客觀的心肺數據告訴病人。
除了跨領域的醫療團隊,心衰竭中心也積極地使用各類配戴式裝置。
曾炳憲表示,過去居家心律復健成效不佳,現在科技進步,各種穿戴式裝置,可以迅速精確地把病人的心律、血壓等數據傳送給醫師,讓醫師掌握病人的居家復健情況。
除了基本的數據監測,未來的人工智慧將可主動判讀數據,為醫師省去基本判讀的時間,將精力投入在治療的過程中。
曾炳憲還指出,越來越多的電子大廠已跨足醫學領域,「跨領域的合作已經延伸到了學界,各校積極交流,試圖培養跨領域人才,搶攻電子醫療產業市場。」
健保給付急性後照護
今年7月1日起,臺灣健保擴大給付急性後照護範圍,心衰竭的照護也被納入其中。
曾炳憲指出,「未來,各醫院設立心衰竭中心的意願一定會提高。」
因為成效顯著,國內其他醫院也漸漸開始採取跨領域合作的方式,成立類似的急性照護中心。
「其實跨領域團隊的技術並不會特別嚴苛,更多的是領域間溝通的人力成本。只要重新審視治療的方法與過程,許多疾病的復發與死亡率都有機會大幅下降。」
由此可以預見,未來,疾病治療再也不是單一領域醫師的單打獨鬥,是跨領域、甚至還有AI醫療技術輔助的團隊合作。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