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屏東甜滋滋 巧克力饗宴任你吃

Foto

酷暑的夏日,一腳踩在碧綠草叢與黃褐色落葉上,映入眼簾的盡是一棵棵枝葉扶疏的可可樹。錯結的枝幹中,點綴著一顆顆外殼堅硬粗糙的可可果實,或橘紅、或橙黃、甚或青綠地將整株樹木妝點得猶如花樹般地奪目。

令人意外的是,這充滿熱帶風情的場景,並不在印尼或馬來西亞,而是在國境之南--屏東。

近幾年來,屏東已悄悄變成亞洲栽種可可、製造巧克力的重要據點,不僅屢獲國際巧克力比賽大獎,不少農家更將可可農園改造為觀光莊園,使得「巧克力之旅」儼然成為屏東最潮新體驗。

一談起這項新屏東之寶,屏東縣長潘孟安眼神綻露出自傲地說,全屏東可可種植面積超過200公頃,居全台之冠,甚至早已擁有一條龍的產業鏈,巧克力品牌就多達30多個!

更令潘孟安驕傲的是,2018年世界巧克力大賽(ICA)亞太區競賽,台灣獲得70多面獎牌中,超過30面花落屏東。2019年英國皇家學院巧克力大賽,屏東人更一舉囊括六銀六銅。

其實這已是台灣人第三次試圖發展可可產業了!根據記載,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都曾有人從海外引進可可幼苗,但前二次都因技術不到位,失敗收場。直到十多年前屏東內埔地區農民,再度從印尼引進可可種苗,栽種在檳榔樹下,才嘗到成功的果實。

內埔可可農的成功,讓敏感度十足的屏東縣府嗅到了商機。潘孟安就表示,「檳榔在沒落,屏東農業要轉型升級,必須靠可可這項『黑金』產業。」

建置共產共銷平台 擴大產品線

屏東縣府自2014年辦理可可產業培力計畫,邀請專家為農民上課,並辦理巧克力與可可豆品評競賽,更斥資3100萬,建置屏東縣客庄可可產業跨域推廣所,做為共產共銷的平台。

在官方有計畫推廣下,短短五年,屏東可可農成長快速,從內埔一路蔓延到萬巒、東港、潮州、鹽埔,甚至恆春。除了耕作面積擴大,產品線也持續增加,從經典款的巧克力,衍生出可可茶、可可面膜、可可護手霜、可可唇膏等加工品。

不少具備生意頭腦的農家,更將可可園打造成體驗農場,不僅能品嚐、購買巧克力,也能參觀果園、工廠,更能實作巧克力,還可以睡在充滿濃郁巧克力香的民宿中。

如今,可茵山可可莊園、福灣莊園、阿信巧克力農場、林后可可、TC巧舖等,都已打開知名度,各具特色。
以TC巧舖為例,莊園主人會引領遊客,進行「巧克力小學堂」。解說可可樹生長在高溫、潮濕的地區,生長初期需要半遮蔭……,詳細解說可可多半產在赤道週遭國家的緣由,凸顯屏東得天獨厚的種植優勢。

緊接著,莊園主人會闡述台灣可可業的歷史,並將可可從種植到加工的過程,將發酵、洗滌、日晒、烘焙、去殼、碾碎、研磨等繁複工序一一拆解,讓旅客體會口中一顆顆美味巧克力,為何需要一個多月才能誕生。
聽完了巧克力的前世今生後,遊客們可戴上大斗笠,來到高挺檳榔樹下,參觀綠油油的可可田。「以前只知道巧克力,從來不知道原來可可果實長這樣,」許多遊客第一次看到長在枝幹上,外型類似木瓜的可可果,都會打趣形容自己像「吃豬肉沒看過豬走路。」

穿梭在可可叢中,遊客共同的疑問莫過於:「可可熟了沒?」別急,莊園主人會教你如何識別誰是生可可、誰是熟可可?

教摘收方法 品嚐原味可可果肉

如果你玩興大發,莊園主人還會提供剪刀,讓你實地感受採摘的樂趣,色彩繽紛的可可果則可留作紀念,成為當「一日可可農」的最佳見證。

倘若你是饕客,別客氣,請立馬撬開堅硬的果殼,直接品嚐可可果肉,這時你將訝然,原汁原味的可可,味道酸酸甜甜,有點像山竹,和最後做成的成品巧克力,竟然天差地別。

如果你想親手做巧克力DIY,屏東各家可可莊園,也都各顯奇招。

例如福灣巧克力,以親子共製為賣點,可以將不同色調的巧克力任意搭配,進行彩繪創作,巧克力表面還可以點綴櫻花蝦、堅果等食材,製作出獨一無二的成品。

至於恆春的阿信巧克力工廠,則以製作「巧克力髒髒包」為招牌。遊客切開麵包,塗上厚厚的卡士達醬做為餡料,再把香甜的巧克力醬塗滿麵包的外層,最後在表面灑上略帶苦味的巧克力粉,髒髒包就大功告成。

離萬巒豬腳街僅僅一公里之遙的可茵山可可莊園,則每小時都有DIY課程。在這兒,遊客以圓形餅乾為基座,只要用抹刀把餅乾加上黑色巧克力打底,再用竹籤沾白巧克力進行妝點。工序簡單,讓人成就感十足。

至於TC巧舖,則傳授最正宗的生巧克力製作法,從融化巧克力磚、混合鮮奶油,加熱攪拌,到最後倒入容器塑型,都能一手包辦。成品經過短時間冷藏後,就能帶回家。

誠如電影《濃情巧克力》,甜點店老闆薇安用一顆顆巧克力,滿足了鎮民的味蕾、甚至融化了人們的心靈,意謂著巧克力擁有無可言喻的神奇魔力。

下次到屏東,千萬別錯過巧克力之旅,不要錯失令人魂牽夢縈的好滋味。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8月號:https://goo.gl/8ZyK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