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台灣農產進軍國際 要打團體戰

Foto

不久前舉行的台大農業論壇,有一個話題引起熱議,就是新政府規劃成立台灣國際農業行銷公司,類似紐西蘭ZESPRI奇異果行銷全球的作法,雖然正反意見雜陳,但,我對台灣農業仍抱持相當大的希望,認為此法可行,只要政府、民間團結合作,就能一起將台灣農產推向全世界的舞台。

 ZESPRI奇異果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案例,它是由紐西蘭政府推動,結合種奇異果的農民,成立海外行銷公司,每位農民按種植面積分股,人人都是股東,以團體的力量去打全球市場,共享利益。

 過去台灣的農業也曾在海外發光發亮,像是台灣香蕉,當時在日本炙手可熱,但外銷日本的比重卻從1994年的10%一路掉到現在僅有0.3%。台灣農業要整合,像日本青森蘋果已經不再強調「青森」產地,而是通通稱為「日本蘋果」,這樣才有足夠的量與統一的品牌去行銷全世界。台灣農產品牌建立要以國家整體利益為重,要團結,而非強調個人。

 台灣的香蕉、愛文芒果及西瓜…等等農產品,品質都很好,但若要打外銷,似乎可以參考一下日本蘋果、紐西蘭奇異果的作法,他們除了品質好外,產品規格大小也與時俱進,適合小家庭採買。

 除了種出好品質外,產銷供應鏈及物流都是重要課題。不能國外買主前來,供需不均,交期不穩,都是前進國際市場的致命傷。因此要先「安內」,再「攘外」,讓內銷市場先穩定供應,才有力量進一步做好外銷。

 台灣農業供需自足率僅有32%~33%,很多靠進口,但我們不能放棄農業,除了爭取外銷,也要反觀國內的農業環境,是否能創造更好的環境吸引年輕人願意從農,首要之務當然是要收入更好,年輕人才會回到農村去。唯有從事農業的人口多,才能建構完善、充足的供應鏈。

 農業是生活必須品,永遠都會存在,就像零售業,也是永遠存在,不會消失。我認為,農業是未來世代最有潛力的事業。現在是年輕務農者的黃金時期,透過資訊科技,可以在農村上班,又可以與世界接軌。農業過去被認為是男性的工作,但其實女性的細心特質,也適合投入農業,日本成立一個農業女子網站,吸引很多女孩子投入農業,這些女子與產業結合,注重時尚也重視打扮,產業也因這群農業女子延伸出新商機。

 此外,除提供年輕人返鄉務農的誘因外,台灣也能推動日本「道之驛」的作法,地產地銷,像是全聯也與超過百位農友合作,在13家門市設置農家直採專區,提供更新鮮、更多元的蔬果商品,讓產地與餐桌串聯起來,為消費者、農民創造雙贏的局面。

 不過,推廣農業不能單靠政府,目前新政府提出設立國際行銷公司,立刻面臨台灣本位意識的阻礙,兩相衝突,只會讓台灣農業無法順利走入國際舞台。

 台灣農業若要行銷國際市場,建議公部門須加強農產品安全驗證,且產官學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才能使農業升級。同時,台灣本土農業品質水準要先做好,才能取得國外的信任及支持,國內一旦發生問題,馬上就會被排除在外。

 此外,公部門與通路商應徹底建立透明化的供應體系;整合有關價格、技術研發、訂單爭取、物流金流的掌控;聚焦核心,延伸附加價值。建議政府可以在資源分配上多專注於在地農業的行銷,累積消費者認同,加速農業升級。總之,必須要「資源整合」、「團結一致」才能成功行銷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