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市櫃公司密集公布今年第2季財報,每次碰到這種超級財報旺季,一堆公司公布各種營運數據,同仁的稿子總還是會忙中有誤,新聞業實事求是,也只能改善、改善、再改善了!
還記得,20多年前,我姑且稱之為記者1.0年代,記者寫稿是用報社專用的稿紙,每個人桌上必備膠水,寫完稿後要用膠水把一張一張的稿紙黏接起來交給長官批閱,有時因為膠水塗太多,稿紙黏的皺巴巴的,還會被長官訓一頓。
到了記者2.0年代,報社全面電腦化,補貼每位記者添購筆電,早年的筆電又厚又重,即便是男生,每天揹電腦回報社發稿,久了肩膀其實也受不了,那時還得考中文打字,以符合打稿速度的要求。
現在,隨著手機等行動裝置普及化,年輕一代的記者手指頭靈巧,甚至邊聽採訪就邊用手機直接打稿,然後在外頭用手機傳稿,進入到記者3.0年代。
不久的將來,似乎又將進化到記者4.0年代,愈來愈多的國外媒體,發表加入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寫稿系統,這對傳統的媒體業、尤其是對財經數據要求精準無誤的財經記者,堪稱是一大挑戰。
運用機器人發稿,在美國媒體業已行之多年,包括湯姆森、洛杉磯時報、雅虎、美聯社等,都早已運用其電腦程式系統,在企業發佈財報、地震發生、體育賽事結束後,就會立刻自動抓取有效數據,快速完成一篇新聞發布。
近來,這股機器人寫稿風潮,開始從美國媒體業快速吹向亞洲媒體業,尤其是同屬中文語法的對岸大陸媒體業,就更令人關注。大陸騰訊財經去年9月,曾發布一篇8月CPI漲2%創12個月新高的新聞,文末的註解特別引發震撼:「本文來源:騰訊財經開發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今年3月,韓國《金融新聞》編輯部也宣布開始啟用人工智慧記者,在電腦中安裝程序,每天股市收盤時,人工智慧記者根據韓國證券交易所的數據,立即完成一篇股市行情新聞。網絡上還曾進行調查,一半以上的讀者分不清楚這到底是人寫的還是機器寫的。
今年5月31日,上海《第一財經》也發布第一代寫稿機器人,宣稱對上市公司公告、財報、證券行情等資訊篩選分析後,能在短短一分鐘內就完成一篇新聞稿。
處在一個資訊推播愈來愈即時、愈爆炸,但也愈浮濫的時代,財經證券新聞專業報紙每天都必須監控捕捉訊息,並從中挖掘、採訪、加值對讀者有影響力的新聞,有時更需要在龐大的數據字海中,幫讀者篩選、解析有投資價值的資訊,且要求數據報導精確無誤。
再過2周,就是9/1記者節,當全球生產製造業都在積極追求工業4.0,各國金融業也大舉發展FinTech之際,機器人發布財經新聞帶來的省思─傳統財經記者的工作價值,已必須再升級、更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