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監院介入制度追蹤 揭露少輔封閉缺失

Foto

一個生於獄中 死於少輔院十六歲生命

買泓凱一九九七年出生,於二○一一年六月受裁定進入桃少輔,他被診斷為過動,因為孩子過動,少輔院老師對其評語為:低能、冥頑不靈、幾近病態,是以進行嚴格考核。二○一三年一月底,買生右肩疼痛坐輪椅上課,生活上需要他人幫忙照顧而無法自理,導師認為這種狀態無法上課,有礙班上秩序,建議將他送入桃少輔的「三省園」(號稱病舍),而此病舍實為一禁閉室。有媒體形容這孩子像一片落地的黃葉又被掃掉了。因為媽媽是受刑人,他生於獄中,死於少輔院,人的一生短短十六年,就這樣被抹的一乾二淨。

針對這個案件的調查,少輔院提供的影帶是死亡七天前,在看過影帶之後,監察院決定介入,調查報告是由孫大川副院長、蔡培村委員、林雅鋒委員與我四個委員一起調查。從這些錄影帶回推過去,過程中發現買泓凱在病舍並未獲得良好的照護,在孩子出現狀況時,未立即通報與緊急處置,實為業務過失。此外,從輔導紀錄表發現少輔院漠視孩子被同學欺負的兩次求救,院方的態度視他為低能、冥頑不靈與幾近病態,顯見院內師生關係不良。我們也發現地檢署有諸多未釐清之處,因查不到死因與加害者而將全案以行政簽結,但未從業務過失方向進行偵查,導致許多疑點未被深究檢驗。

追蹤彰少輔管理 翻閱「私刑」過往

我們調查報告除了買泓凱之外,還有彰少輔的調查內容。二○一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彰少輔的鬧房事件,事發當晚彰少輔並無通報,亦無緊急請求外援,反而逕自將孩子分批帶至曬衣場,被銬長達十三個小時,此即彰少輔著名的「曬豬肉」,事件結束後,部分孩子仍戴著手銬腳鐐,上下課做操持續兩個禮拜。根據「法務部矯正機關處理重大事故作業要點」規定,必須向外請求支援,且須向矯正署通報,但彰少輔通通未執行,反而自行關門處理。

矯正機關失靈 感化教育失去功能與本質

我國感化教育機構有三所,分別是桃少輔、彰少輔與誠正中學。根據內政部與法務部二○一七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青幼年人口一,五八○萬餘,受感化教育的少年人口一,○七六人,高風險家庭少年七二九○人。通常孩子裁定感化教育約三年,若孩子是如此被對待,我擔憂感化後將如何回應社會,這是必須思考的。在少輔院的孩子,七成來自於貧窮、單親及隔代教養家庭,他的一生好像會複製,如此複製下去對社會絕非正道。其實政府努力提供許多資源,但資源是否落在需要的人身上,這是我們應該要追究的問題。感化教育到底是獄政工作,還是教育工作?定位不清楚且缺乏跨域整合,導致矯正機關失靈。一九九七年通過之《少年矯正學校設置條例及教育實施通則》,其中一款要求法務部必須在六年內,就現有的少輔院、少年監獄分階段完成,成立矯正學校,可惜後來未繼續落實,理由是再犯率過高。

再談經費問題,如少輔院一個孩子一年的預算三十萬左右,改制成矯正學校就需五十八萬,預算增多是將就下去的苦因。這是價錢底下的人權,法務部說沒錢沒人,但教育部有資源為什麼不能關切參與?感化教育機構目前有一千位左右的孩子,當他們帶著仇恨離開這些機構時,對社會的影響是甚麼?只看三、五十萬之差別,忽視教化的本質背後的成本更大。

法務部改善牛步 教育資源在哪裡?

歷年監察院針對少輔院的問題計有八個調查報告與糾正案,但法務部的改善至今依然牛步。孩子無法選擇父母,買泓凱生於一個失能的家庭,一輩子無法也無力翻轉,最終在少輔院喪失生命。我衷心盼望從買生個案可以讓大家看到少輔院體制的重重問題。人無貴賤之分,人權更無尊卑之別,少年收容人的人權是我們必需要正視的問題,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不能官官相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