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統計,計有79所大學院校開設469個生技相關科系及378個研究所,每年生科領域畢業生(含碩、博生)超過5,000名;而經濟部資料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生技醫藥業平均每年將新聘約2,100 至2,300名員工,從數據看,畢業生超過新就業人數需求達2倍,實際上,產業界苦尋人才不得,高階人才不斷「開缺」,未來5〜10年,資本蓬勃的台灣生技才正要起飛,人才教育和產業需求卻不接軌,生科生去了哪裡?
------
三十多年前,自行政院頒佈「科學技術發展方案」明訂生物技術為八大科技重點之一,各大專院校掀起一波「生科革命」。
1991年,清大率先增設「生命科學系」,錄取分數直逼醫學系,其他過去設有「生物學系」的大專校院也紛紛改系名為「生命科學系」或「生物科技系」。
各大學爭相設立生物科技相關研究所、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也爭相標榜發展生物科技;許多歷史悠久的系所也紛紛進行更名或改制運動。只要和「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工程」相關的系所,報名人數大為暴增。
本刊採訪調查,2003〜2008年間,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炙手可熱,不論聯考或後來改制的學測及指考,錄取排名水漲船高,前幾名國立大學的生科系和牙醫系、藥學系不相上下,報名人數都將近千人。研究所的錄取錄,更平均不到一成。
由於產業面一般認為的生技相關領域定義廣泛,包含生物技術、醫藥、醫療器材、食品保健等,若按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則除了分佈在傳統的醫學學門(如醫、藥)、農學學門(如食品)以及工程學門(生醫工程)外,主要含在科學領域的「生命科學學門」所有分類中,又包含了生物學、生態學、生物科技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資訊學等。
至於較核心的研究所則包括有生物科技所、生物技術所、生化所、分子生物所、生命科學所、微生物與免疫所、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所等…。名稱琳瑯滿目,但唯一的共通點,就是冠上「生物科技」。
總計79所大學院校、469個相關科系、378個研究所
發展至今,本刊根據教育部資料統計,截至2014年(103學年度)止,台灣大學院校總計有156所,其中設立生物相關系所(含生命科學類學門、醫藥學門、農業學門等)的大學院校(含一般、技職)總共有79所,超過一半以上;台灣大學院校生技相關科系(所)總計有469個,其中生技相關研究所有378所。
生物科技相關系所出現如雨後春筍,根據教育部資料,1999年時,國內生物科技相關科系只有39個;2001年時,倍數成長為60個;2004年,增加到109個;2014年高達469個。這10年來,竟成長超過4倍之多。
對照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2000年迄今,台灣生技產業在各個國家型計劃及政策方向引導下,終於迎來了資本市場最熱鬧的時期。2013年,生技醫藥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為1,434億新台幣,市值一度超過6,300億新台幣,一步步邁向2004年政府所提的「兩兆雙星」計畫。
只是,這近20年來,台灣生技終於磨出了一劍,但生技產業整體規模成長仍緩慢,長期以來,無法對應學校人才的產出;加上生技相關學校遽增,基礎研究訓練也無法完全符合產業需求,一個弔詭的惡性循環,終於導致產業與人才供需有了嚴重的落差。
產業「開缺」 招生「從缺」
過去,台灣生技產業在研發上與國際相比較無競爭力,高階研發人才開缺少,導致許多生科研究生畢業後求職,產生學用落差。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輝也指出,許多廠商並不真正投資研發,被學生「看破手腳」,才導致如今難以招募適合人才。
跨領域人才招募上,台灣廠商確實略嫌保守。近年,有醫材代工大廠想進軍醫材系統軟體開發,希望招募生醫工程及軟體的跨領域人才,但提供的待遇竟遠低於市場水準。
不少教育人士,把生物科技畢業生就業問題歸咎產業沒有發展,但業者也有話要說,「生技產業發展跟人才養成其實是一樣的,需要至少十年到二十年以上才能看到巨大的成長,台灣生技產業其實才剛邁開腳步要大步向前。」專注動物實驗CRO服務十餘年,今年終於轉虧為盈進入擴展期的麥德凱生技總經理洪志駿說。
中興大學生物科技所教授楊長賢則觀察,太多學生對產業沒有想像,一路讀研究所、博士班的,很多只想謀教職。「但現在大學教職已經非常有限,過去寫論文、拿學位、等教職的康莊大道,現在塞得只有時速不到20。」
台灣自1994年四一○教改聯盟提出「廣設高中、大學」以來,大學目的從菁英的培育轉變為普及的平民教育,「現在許多學生不願離開舒適圈」成功大學熱帶植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景煌表示,過去的學生就算考上公務體系的試驗所,也不會甘於安逸,不少仍會往產業找發展機會。
成功大學生物資訊與訊息傳遞研究所所長王育民說,學生不願冒險,有很大部分去考公務員,跟所學甚至完全不相干,「沒有冒險,怎會有創新?」他並認為,這樣的惡性循環對國家科研及產業發展,是個嚴重警訊。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5年5月號。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