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產業的前瞻性,政府的高度和策略是最大關鍵,11年前開始,大陸從十一五到十二五突破、到十三五挑戰成為製藥強國,清楚的策略和目標;相對地,這也讓國內產業有所警惕,究竟我們到目前的進展在哪裡?
這11年來科技部政委也換了6、7位,但這反映出一大問題,「不夠了解生技業、不斷換人」,政策沒有延續性成為致命傷。
政府對事務官的培植與重用不夠,政策斷斷續續無法銜接,而目前經濟部是相對穩定,因此也較適合擔任領導角色,法規單位則是支援角色。
另外,國內生技資源一再重疊,造成資源浪費,假設將台灣比喻成一座大藥廠,工研院就是one of the department,聚焦在代謝症候群,而其他單位有的負責癌症、有的專研心臟病等等,大家各自是一個department,如此一來,才有成功的機會。
4年前赴韓國參觀藥廠與臨床試驗中心,發現韓國新藥發展成長迅速,當台灣臨床試驗數字從100多成長到200,緩慢地成長,南韓是「咻」地倍數成長,並很快地就和台灣產生死亡交叉。當時我在BTC(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時,提倡政府應聚焦大方向,不需管「枝微末節」,開始探討Biosimilar(生物相似性藥品)是否為台灣的契機,但4年後,韓國的Biosimilar已獲得FDA認證,而我們卻大幅落後了。
儘管政府在政策、法規面仍有許多困境,但生技業已經在萌芽,以往業界都依賴政府的幫忙,但現在反而都自己拚,各個靠自己的努力和衝勁「異軍突起」,這也是帶領生技向前邁進的一大動力,生技業未來潛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