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許虞哲最近表態不贊同台新金控併彰化銀行,其實這讓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台灣,究竟需不需要這麼多公股銀行。目前純公股的金融機構包括台灣金控、土銀和輸出入銀行,「泛公股」則包括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彰銀和台企銀。
純公股銀行因為沒有公開發行,是政府百分之百持有,不管揹負政策任務還是要配合最大股東財政部指令,都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所謂泛公股既是公開發行公司,經營導向,究竟應該是聽財政部的,還是聽小股東的?政策任務和獲利誰又該放在前面。
不論彰銀還是華南金,政府一再強調所謂「維護公股權益」、要有掌控權。但說真的,公股代表就算再盡心力,一個政黨輪替,可能還是得下台一鞠躬,有的甚至是換行政院長就換一個董事長,請問這樣如何可以替一家金融機構擬定長久的發展方向?
再說到有些公股代表,只是被長官指定到特定位置,為了表現,可能衝績效、棄風險,而且相較大民股是拿自己的財產真金白銀出來買股票,公股代表人是因為政府持股而選上,未必自己有拿錢投資這家公司,又真的會比民股更在意這家金融機構的前景是好是壞嗎?
更讓人不解的,是所謂的泛公股行庫會議,財政部除了要求大家分享經驗,很多時候也有一些政策指示,請問銀行的業務機密何在?在資本市場上,金融機構經營本來就帶著點競爭關係,獲利好才有可能讓投資人支持,如果彼此的業務可以互相通報,又何來競爭力可言。
這還不用說,從先前的案例來看所謂政策放款,很多時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維護公股權益,是不是反而變成不顧投資人權益。
從兆豐事件來看,不管是民股當家還是公股,都有可能有對的時候,也有錯的時候,只是,政府應該想清楚,如果完全不信任民股,乾脆把所有泛公股金融機構的民股全數買回、下市,否則就應該降低泛公股的持股比重,讓他們可以真正走向民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