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後,川普帶給全球資本市場不同的衝擊與洗禮,其中,當選後三日之市場及各類資產表現,股市較大宗商品佳,大宗商品又勝於債券一籌。若細細觀察股市,又以已開發國家贏過新興市場,新興市場大幅跑輸約6個百分點,僅俄羅斯和中國A股收漲。
川普帶來的,不僅是美國換了一位總統,也帶來不同改觀的面貌。
從川普的政見目標來看貨幣政策,增加就業訴求,將提高內需,保持成長格局;此趨勢可能引發新通膨,進而帶來升息循環。
川普當選之後,美國貨幣政策及美國聯準會主席的前景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被激烈討論,考慮保成長的目標更為重要,通膨水準預期有望回升,美國十年國債收益率在今年7月份也可能已經見到歷史大底(1.35%),預計貨幣政策即使停止寬鬆也不會出現大幅偏離的情緒。
而其財政政策方面,通膨預期升溫,財政刺激的可能性提升;在川普沒當選之前,財政刺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共和及民主兩黨候選人的共識。考慮到如今國會參眾兩院均在共和黨之手,總統也偏共和黨,因此兩者關係雖然還需要磨合,但財政刺激加大的可能性已經大幅提升。
川普上任後,企業稅負或由現行的35%逐漸降至15%,企業最低限稅也有望取消,遷回海外利潤的美國企業僅一次性徵稅10%。個人稅負也可能多項減免,如提升徵稅額下限、取消最低限稅及遺產稅等。
貿易體系方面則將出現另一種格局,其收縮國際戰略,更加注重國內市場,反全球化將演變出另一種全球化。
川普在競選過程及獲勝後的演講中,做出過一些看似「反全球化」的表態,如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提升進口貨物關稅至20%、遷回海外利潤的美國企業一次性徵稅優惠等。
我們認為川普的「反全球化」表態和之前的英國脫歐可能都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在之前的格局和制度安排之下,全球化的好處只能被少數人享有,多數人其實境況沒有變好甚至變差,基於這個框架之下的「全球化」也很難持久。
在產業政策方面,加碼基礎建設,開放金融,開發能源儲備為其政策目標;川普對於金融、能源、醫療保障、教育、基礎建設、安全、移民政策上均做過一些表態。
其中和產業政策相關且相對明確的政策包括加碼基礎建設(通過能源與基礎建設法案,引入私人投資,在5年內進行5,50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重點在交通、水利、電力、電信、安全等領域)、開放金融、開發能源儲備(包含開發頁岩油、天然氣及清潔煤炭)、改革醫療保障體系等。
川普獲勝後基礎建設加碼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據大陸中金證券研究團隊預測,若川普計畫「完美實施」,初步測算將提振未來4年美國基礎建設投資年均成長5.6個百分點,平均年成長可能加速至8.4%。
川普旋風,意味著世界新格局已經開始;當前世界4大經濟體中、美、歐、日,在美國大選結束之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與總統職位均偏向共和黨,政策效率和執行力可能大幅提升,中、美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都在強勢領導之下。
另外,川普在大選中獲勝,提升美國新一波「再通膨」預期,使得市場對A股和港股週期性板塊關注空前提升。整體市場可能會經歷「炒預期-失望-再通膨」3個波折階段。預計短期內這種熱炒可能還會繼續,這點有利A股市場。中期波動會較大,港股可能因為整體估值低而彈性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