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無限通訊革命,高科技產業日新月異,所謂的工業4.0的到來,加上全球貨幣政策的量化寬鬆,依靠勞力謀生的中產階層,若未能提升環境變遷的適應能力,就可能淪入新貧族。
於是,民粹思潮應運而生。法國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21世紀資本論),提出對富人及資本重稅的理論基礎。主張社會主義的歐蘭德適時當選法國總統,隨即於2012年9月,訂定75%的超高富人稅,立即引發超高收入的影星紛紛設籍國外,世界名牌路易威登(L.V.)也搬遷到比利時註冊。這項大失民心的富人稅,讓民調只剩4%的歐蘭德,不得不於2015年1月,戛然宣布終止。有先見之明的林全院長,早就公開表示「重分配靠租稅,那是騙人」。
降低稅率是當前稅改主流思潮
2016年12月17日,經濟學人周刊(The Economist)指出:目前美國聯邦公司稅率35%,若加上州及地方課稅在內,已達39.6%,這在全球富有國家中是最高的。但是,伴隨著租稅減免優惠項目的增訂,實際稅負並非如此之高。偏高的稅率必然伴隨著縮減稅基,這是最沒有效率的租稅組合。這次川普主張將公司稅率從35%降至15%,投資人已流涎(salivated)以待。
川普所提出的租稅改革,除公司稅外,還主張將個人所得稅從10到39.6%的七級累進稅率簡化為12~33%的三級稅率;股利所得按20%分離課稅,同時廢除遺贈稅及最低稅負。降低稅率與簡化稅制以吸引企業投資、繁榮經濟、帶動就業機會,提高人民所得,從而擴大稅基,增加稅收的租稅改革思潮,正掀起全球驚濤駭浪。
偏高的綜所稅率非降不可
林全院長認為,稅改重點應在綜所稅與營所稅,在總稅收不變的前提下,調整邊際稅率差距:「不是把45%往下拉,就是17%往上拉」。
觀之美國正要將公司所得稅率降至15%,英國已準備今年從20%降至17%,香港16.5%、新加坡17%,台灣現行稅率17%,算是合理,沒有往上拉的理由。至於個人所得稅率,美國將調降至33%,鄰近的香港17%,新加坡20%,即使韓國38%,台灣高達45%,明顯偏高,當然要往下拉。
至於有關所得稅「兩稅合一」制的存廢問題,1990年7月23日,歐盟發佈「關係企業」指令:所謂重複課稅爭議,乃在於公司與法人股東之間的股利所得課稅問題;至於公司與自然人股東之間,係屬不同的權利主體,沒有重複課稅問題。2003年,歐盟法院乃依據此一指令作出判決:公司與自然人各自為獨立的課稅主體,對自然人股東領取的股利所得課稅,並無所謂的重複課稅問題。
既有歐盟「關係企業」指令,又有歐盟法院判決,2007年,歐盟27個會員國已全部廢除「兩稅合一」稅制。
根據財政部賦稅署統計,自1998年實施兩稅合一起至2013年上,累計可扣抵稅額高達1.1兆元,平均每年稅收損失高達761億元。所得稅「兩稅合一」制採行後,營利事業所得稅將全部做為綜合所得稅的扣抵稅額,實質上已不復存在,稅收損失逐年增加,到了2015年抵減稅額已高達1000億元以上。現今修改為減半抵減,每年可抵扣稅額仍高達500億元,除了有利於企業大股東外,並未對經濟注入活水。政大教授陳聽安、陳國樑共同投書指出:「有人高舉檢討兩稅合一的大旗,實質上則是打算為兩稅合一復辟」、「此等論者,若非昧於國際上稅制的發展走向,便是對過往兩稅合一的成效一片茫然。意圖再走兩稅合一的老路,實際上將是走入稅制的死胡同」。
股利所得應採分離課稅
當不合時宜的兩稅合一廢除後,綜合所得稅一年將增加500億元以上的稅收,依據「兩稅總稅收不變的前提下」,綜合所得稅率45%,自有可以「往下拉」的條件。
至於股利所得課稅問題,既然蔡總統就職之初即表明「內外資課稅不一樣,是我心中最大的痛,這個事情一定要解決」。股利所得若按20%分離課稅,既簡化方便稽徵,又讓內外資稅負維持一致,此與川普對於股利分離課稅的主張,相互輝映。
降低稅率、簡化稅制、促進經濟成長,乃是當前國際租稅改革的新思潮,亦或是林全院長推動所得稅改革允宜遵循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