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端出8年近兆元預算的前瞻基礎建設,內容包括綠色軌道建設、數位基礎建設、綠能基礎建設、水資源基礎建設及城鄉基礎建設。行政院長林全說:「如果一個投資計畫的環評搞很久,企業就不敢來,環評應明確、有效率」,表明環評制度的確有改革的必要;因此,環保署擬針對環評制度進行大幅改革,將環評責任交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除環評法母法之外,至少同步修正7項子法、施行細則等法規。不可否認,擴大基礎建設若能有效執行,則對於促進投資及創造就業、經濟成長必有顯著的效果;但揆諸過去二、三十年來,許多重要的投資案及基礎建設都因環評制度疊床架屋、曠日廢時、或因中央與地方不同調,亦或民粹式的環保抗爭不斷而胎死腹中,最終遠離台灣而去,甚為可惜。
不可否認,環保意識抬頭對環境保護是好事,但過度的環保訴求,卻阻礙企業投資意願。台灣的環評制度主要是由環保機關「集中審查」,再加上環評大會的「否決權」,導致環境影響評估範圍無限上綱、審查時間冗長,審查效率低落。環保抗爭事件不勝枚舉,舉犖犖大者如:
一、反杜邦設廠事件:這宗於1986年的投資案是當時40年來台灣最大的投資案,資金共新台幣64億元;遺憾的是,因鹿港萬人陳情,反對杜邦設廠;杜邦在遭受長期壓力下,最終宣佈取消投資案,成為台灣首宗環保抗爭導致外商終止投資的事件。
二、反六輕事件:肇於1986年台塑選擇宜蘭利澤興建六輕廠而引爆抗爭;1992年台塑將六輕廠移至雲林麥寮。因環評過關機會微乎其微,台塑集團過去八成投資在台灣,目前卻八成投資在海外。
三、反拜耳事件:1994年底,德國拜耳公司向台灣提出投資500億,申請生產TDI(二異氰酸甲苯酯),擬做為拜耳在亞洲營運中心;但當時的在野黨及環保人士抗爭,反對興建;徒使拜耳在1998年宣佈放棄投資案,將資金轉至美國德州設廠。
四、國光石化爭議:國光石化開發案原是國光石化公司在2005年提出的大型石化投資開發案;原擬於雲林縣離島工業區興建石化工業區,後因環評未通過而於2008年轉往彰化縣,不料遇到更嚴重的生態問題。2011年,國光石化案在環團抗議下驟然喊卡,業者心灰意冷,進而轉往馬來西亞。如今,面對高度不確定的投資環境,石化業只得將重大投資轉向國外發展。
除此,長榮航空也抱怨,政府的效率太差,桃園機場第三跑道要到2030年才能完工,興建一條跑道光是土地取得及環境評估便要耗掉十年時間。尤有進者,興建長達18年的機場捷運,迄今才通車,成為國內外笑柄;攸關後山居民返鄉安暢的「蘇花改」計畫完工期程也遙遙無期;又台積電在中科建12吋10奈米最先進晶圓製造廠、先是環保團體反對,後又遭護樹團體抗議,耽延建廠半年之久;最近又聽聞3奈米500億元投資計畫有意出走;而本來要在2017年作為世大運場館的台北大巨蛋BOT案,目前則處於停工狀態;BOT在台灣也成為企業的噩夢,望而卻步。今年1月中,台塑六輕四期擴建環評經過六年後回到原點,決議退回重做環境影響評估。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只得無奈的表示:這叫台塑要怎麼在台灣投資?
執政黨所提的前瞻基建諸多方案中必然會遭遇環評阻礙,影響執行;審慎修改環評法允有絕對必要,勿讓環評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另一方面,環評修法也必然面臨諸多正反不同意見,端賴政府溝通克服。冀望環評修法與前瞻基建能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