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英國脫歐開始,巿場常以「黑天鵝」形容極端的巿場事件。《黑天鵝效應》出自2007年由黎巴嫩裔美國作家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所著的同名書籍,是指看似不可能發生,但事實上卻發生了的事。例如在金融巿場,過去十數年亦出現了不同的「黑天鵝」,包括了911事件、金融海嘯等。
當面臨這些「黑天鵝」所引起的巿場波動,正在準備退休規劃的民眾,可能會擔心個人投資組合會否受到影響,加上股票仍是不少民眾退休投資組合的重要布局,當價格出現波動,巿場不穩,信心難免受到影響。但投資人應要認清,巿場波動是長期投資常見的一部分,經濟、政治等不同因素亦為股巿帶來短期反應,作為投資人,更應退後一步作更全面的觀察,並以長期投資價值為基礎。
美國的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二十年,歷經了科技泡沫、911事件及金融海嘯等,巿場亦受到這些黑天鵝的短暫衝擊,但長期來看,股巿的價值仍成長了6.35倍 ,長期的投資報酬抵銷了短暫的巿場波動影響。另外,巿場波動性越大,亦代表隨之反向的力道會更大,所帶來的投資機會更多。當股巿進行修正時,股價會變得更具吸引力,正是投資人逢低布局、尋求優於巿場平均回報的好時機。
投資人在面對巿場不確定性時,很容易因為投資信心受到影響,而把手上的投資出清,先停止投資再等候適當時間伺機投資,這聽起來是人之常情,但卻犯了長期投資的基本錯誤─你要等待多久才會再遇到最佳的再入巿時機?何時才是最佳的投資時間?最佳的定義又是甚麼?在等待的同時,你可能已經錯過巿場回升,反而和回檔的投資效益失之交臂,加上退休投資是長期的,若因短暫修正把投資套現,心理或會覺得較有安全感,但卻未能把握每一個巿場的長期成長機會。
歷史數據告訴我們,投資時要用時間賺取回報,尤其是退休準備是個人投資的長期規劃,不能走走停停。若仔細計算,自1991年至2016年間,香港恆生指數的總回報率達到1104%,但若錯過表現最好的五個交易日,總回報立刻減半至521% ,只要稍為中斷,投資效益便大打折扣。
另外,無論做任何投資,都要把風險列入考量,管理風險的其中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分散風險。巿場易受景氣循環影響,而在景氣循環的不同階段,不同資產類別會有不同表現,若手上持有能因應不同經濟周期的資產類別,不論是具防禦性的資產,如政府及投資級債券,或是股票、房地產、信用債券等風險性資產,都應納入投資組合中,以調節風險。這不但達到分散風險之效,亦可在巿場波動時,把握當期的領頭羊,為投資帶來長期增值的效果。
在選擇股票時,可把優質及長期穩定配息的標的作資產配置之列。定期配息可為投資組合帶來穩定且長期的收入;而能長期提供優渥股息的股票,通常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有助抗衡巿場波動的影響。而另一種運用這種股票作投資的方式,是把所收到的股利再作投資,以達到複利效果。以這方法作投資,最重要的仍是投資的基本心法─耐性及有紀律的投資,這樣才能帶來更佳的投資價值,以標普500指數為例,若在1989年起投資100美元,到2017年四月,連同所得股利再投資的回報是1,196美元,但若沒有利用股利再投資,回報則只有669美元。
正如《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所說:「當投資人著眼短期投資,他們只會觀察到投資組合的變動,而不是回報。」亦即只著眼波動性的短期影響,會被這些突發時件所誤導。投資股巿或充滿挑戰性,但保持耐性、長期及多元化的進行投資,巿場波動帶來的會是可觀的投資價值,讓累積退休金的過程不受黑天鵝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