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界抱怨,再生材質未比照綠色商品,列入政府優先採購項目,政府無法帶頭利用,令資源利用無處去。工程會官員表示,政府採購法無法指定再生材質優先使用,因為要「敢用、會用、一定用」,從源頭到終端流用必須溯源全程管控,環保沒有爭議的先做,有些產出物究竟是產品或廢棄物,連廠商或環保署都難以區分,若無法讓使用者放心,即使強制入採購法也沒人敢用。
工程政委吳宏謀表示,採購法能否納入再生材質或有類似綠色商品採購精神,可以研究檢討。吳說,歐盟、日本、新加坡各國都將轉爐石供公共工程使用,資源適材適所再利用,讓工程品質及環境創造雙贏,政府要推動循環經濟,找出爐渣等產品去化管道才是正道,並非全面「圍堵」。目前轉爐石指定公共工程用途包括控制性低強制回填材料、道路工程基底層、瀝青混凝土等,流向可嚴謹規範。
政府5+2政策,就屬循環經濟令外界不知如何期待,連綠委都看不下去,日前綠委蘇治芬和陳曼麗召開記者會,點出垃圾產生愈來愈多,台灣會變垃圾島。走向零垃圾,國外作法是建立資源循環。綠委說,要做到資源循環,要產業界、消費者及政府三方很多配合,但目前行政單位缺乏整合,令人憂心。
行政院何時成立跨部會的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詢遍政院高層,卻沒人有答案。循環經濟政策表面上現交由工業局統籌規畫,工業局將建立循環經濟成功模式的試點園區,尋找23個工業區進一步整合,包括整理法規,試點園區明年才會明朗化。
經濟部坦言,循環經濟涉及部會及法規相當多,機制相當複雜,應考慮成立跨部會的統合機制,以利事半功倍。
從5+2產業創新各自皆有推動辦公室,唯獨循環經濟沒有,不難看出何以推動牛步化。台經院副院長邱俊榮直言,談前瞻建設,循環經濟才是足以讓產業轉型的重點,其最高境界是零廢棄,倘若法規不到位,不願鬆綁,如何零廢棄?他說,法規過時沒關係,但有沒有系統性統合這項政策才是關鍵,倘若沒有,循環經濟為何要放進5+2政策?豈不是讓人充滿期待卻是不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