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從眾聲喧嘩中 理出金融科技真實樣貌

Foto

兩年前,摩根大通董事長暨執行長Jamie Dimon在一封寫給股東的信中說:「矽谷要來了!」自此之後,金融科技(fintech)市場所受到的關注和投資開始大幅攀升。在2016年上半年,針對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資就超過150億美元。截至目前為,在Google上搜尋「fintech」隨時可以得到2,350萬筆以上的結果。

 然而,金融科技的多元討論聲量卻使得金融資訊長和其他銀行高階主管感到迷惘,主要原因來自於「fintech」一詞被過度濫用。

 不論是各種大大小小、或新或舊的企業,專精於某一特定產業的新創公司,或是從其他產業跳入此市場的企業,都可以跟fintech扯上關係。此外,創投資金、創業加速器、創新實驗室消息的發布等,也增加了fintech的討論聲量,而且這些討論還不見得真的是與採用金融科技有關的案例或成功故事。

 這股熱潮影響了銀行資訊長對於金融科技的判斷力,使得這些資訊長無法正確掌握資訊做出決策。此外,這也衍生出一些相關的業務需求,使得資訊長必須親自解釋為何該銀行目前仍未採用金融科技、未利用金融科技提升競爭力,或為什麼沒有併購金融科技公司。

 是威脅還是機會?

 大部分金融業者認為金融科技非敵即友,然而過早使用這種二分法,很可能導致不良的策略決策。事實上,銀行所需的轉型科技,有越來越多都是由金融科技公司所開發,這對銀行來說,既是威脅也是機會。

 金融科技通常主打簡單易用的應用程式,並以較低或甚至免費的交易手續費來吸引客戶,這威脅了銀行目前提供客戶的基本服務及營收。

 然而,金融科技也讓銀行資訊長有機會可以迅速有效地導入其機構所需及客戶要求的新興數位科技。Gartner預測至2019年底,25%的零售銀行將透過新創業者提供的服務來取代舊有的網路銀行與行動銀行系統。

 成本最佳化還是數位轉型?

 一般來說,金融科技新創業者所帶來的契機,不是數位轉型就是IT成本最佳化。很少有一家金融科技業者能夠兩者兼顧。就銀行資訊長而言,可將金融科技用於:

 1.追求IT成本最佳化

 有些金融科技能提升客戶體驗或解決特定金融服務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客戶須前往銀行分行或客服中心辦理業務,有的客戶或選擇放棄開戶申請,或者甚至乾脆刪除App,而這一切都將增加成本。

 假若資訊長的用意是追求IT成本最佳化,那就應該使用金融科技,並利用應用程式介面(API)將這些金融科技所提供的功能整合至銀行的App、網站,甚至是第三方應用程式或網站。或者,若銀行內部人員有充分的IT技術,資訊長也可考慮培養類似的內部能力。

 2.支援數位轉型

 協助企業數位化的金融科技,可徹底改變銀行的經營方式並創造營收。

 銀行資訊長應投資金融科技或與此類公司合作。例如,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為了區塊鏈解決方案而選擇和Ripple合作,美國康百士銀行(BBVA Compass)也選擇與Wave合作。

 在評估金融科技時,資訊長必須關注其所帶來的附加利益,包括:提高靈活度、提升客戶體驗、推出新服務,或是品牌區隔。資訊長應清楚說明銀行所面對的威脅和機會,才能理出金融科技的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