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2017年5月再嚐萬點滋味,其中最大受惠者顯然已不是國內投資人,而是2000年來,真正用「錢」愛台灣的國際機構投資人,這些被市場形容為「大鱷」的阿斗仔,正雙吃台股現金股息與資本利得。
來自國際資金源源不絕的買盤,幾乎可以等同於台股市值增加的保證,因為根據統計,台股2000年平均市值為13.5兆元,2017年則以攀升至31.8兆元,等於成長136%,相較之下,國際資金同時期持有台股市值比重則由16%來到歷史新高的41.3%。
按常理,國際資金自2000年起,除了2001年網路泡沫與2009年金融海嘯等國際重大財經利空時期外,幾乎是一路大買台股,台股成交量應該跟著成長才是,但事實卻是,單日平均成交量沒有太大成長,自2006年穩定維持在千億元之上、直至2012年由2011年的1,264億元陡降至不到千億元的957億元。
光看單日成交量也許不能代表什麼,再從代表股市交投熱絡程度的週轉率來看,2000至2002年還能維持在200%以上的高峰,之後跌破200%就沒回來過,2012年甚至由2011年的131.4%陡降至107.7%,2013年更跌破100%大關、至96.7%,更慘的是,2016年更來到歷史新低的84.7%。
國際資金雖然以長線買盤為主、短線進出機率確實不高,但要台股週轉率由2000年的259.1%一路跌到2016年的84.7%,唯一能解釋的只有散戶落跑。
這從代表散戶參與台股意願的融資餘額水位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從2000年高峰的4,645億元跌到2016年的1,877億元,僅剩高峰時期的40%,曾經參與2000年台股盛況的投資人一定不陌生:「當時大家最關心議題是融資餘額是否太高?台股是否過熱?」曾幾何時,現在主管機關還得用政策鼓勵散戶進場。
台股2000年至今的演變,也許讓外界不勝唏噓,大家都將矛頭指向馬政府開徵證所稅、導致大戶拼命將資金轉往國外、有的甚至化身假外資回頭買台股,但不可否認的是,台股除了高現金收益率與iPhone題材外,是否還有吸引內外資進場的誘因。
歐系外資券商主管曾說,台股很明顯已成為全球指數型基金(ETF)的天堂,這幾年進場買台股的有很大比重是ETF,ETF的特性就是按照明晟(MSCI)指數被動佈局,不奢求超額報酬,自然不會有太過頻繁的進出買賣動作,因此,主管機關若寄望這幾年大舉買台股的國際資金能同步帶動成交量與週轉率,恐怕無法如願,最終仍得思考如何喚回散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