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台灣需積極重組公營事業

Foto

815全台停電,引發經濟及政治危機,經濟部長及中油董事長先後下台。這不只是單純的人為疏失,誠如小英所言,電力系統過於脆弱,應該全面檢討。但問題的核心不只是電力系統,台灣的公營事業如中油、台電長久以來效率不彰,已是體制上的問題,絕非換人即能解決。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年政府已根本不再提公營事業的整併或民營化,動輒以公營事業負有國計民生重大責任、或是不應該為財團所把持等理由含混過去,以致台灣公營事業在民營化及自由化的腳步遠遠落後世界各國。

 最近大陸電信巨頭中國聯通進行國企「混合所有制度改革」(簡稱混改),引進包括騰訊、阿里等14家戰略投資者,交易總價高達人民幣780億元,共占擴大後股本的35.2%,原來集團控股公司持股則降低到36.7 %。這個股權改制案意義非凡,因為不僅象徵國企混改又邁進了一大步,也代表聯通將從傳統電信商向物聯網、雲端轉型,加速5G的布局。前幾年大陸也曾推動中石化銷售公司人民幣1,000億元混改項目,出讓29.99%股權,未來已選定一批國企將陸續推動。

 大陸不僅引進具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入股國企,還積極推動國企整併,強化產業競爭力,打造世界級龍頭,涵蓋高鐵製造和航運等關鍵行業。近年大陸產能過剩,在鋼鐵、水泥等行業尤其嚴重,企業虧損連連,中央趁著這個機會強力推動產業整合、優化產業結構。

 全世界國營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法國,國營事業員工高達80萬人,資產總值1,000億歐元。馬克宏計劃出售100億歐元國營事業資產,以募集資金扶植中小企業創新。但最近他卻反其道而行,將聖納澤爾船廠「暫時」收歸國有,以免被一家義大利公司併購,目的是希望改善談判條件,但引發外界保護主義的強烈質疑。

 日本對國營企業民營化推動也不遺餘力,四大鐵路公司均先後上市,日北郵政和日本菸酒公司近年的上市案也都極為成功,分別為政府帶來百億美元以上財政收入,後者透過併購現在60%營收來自於海外。台灣國營事業上市案例近年較少,台船2008年上市,漢翔3年前上市,反應非常熱烈,但自此以後就停滯不前。至於金融產業,台灣一直在原地踏步,馬政府汙名化二次金改要負很大責任,「公公併」只聞樓梯響,「公民併」被拒絕,最近新上任的銀行局長終於表示將推動金融機構整併。

 為了健全公營事業的體制及強化競爭力,台灣必須建立正確的概念、屏除迷思,包括以下重點:第一、認清公營事業民營化與自由化乃全球趨勢。如果全世界國營事業最活躍的中國和法國都領頭改變,台灣更應迅速跟進。第二、提升企業效能和促進轉型才是重點。資金募集並非目的,但公營事業唯有引進社會資本才能加速改革。第三、民營化不等於出售控股權給特定財團。大陸混改將新投資者股權控制在三成左右,以策略投資者為主,分散股權給數家,但政府仍然握有大股。第四、改革方式除了引進策略投資者外,還可以透過產業整併。全球景氣不佳、產能過剩,中國大陸航運業已成功整合,陽明海運也應該思考改造之道。第五、民營化只是手段,自由化才是目標。唯有先自由化,才有業務改革的可能性,進一步帶動股權改革。

 台灣的公營事業曾有輝煌的歷史,中鋼曾是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鋼鐵公司之一,但今天不論規模和實力均不在前段班。中國大陸的國營事業整併和混改雙管齊下,現在更積極走向海外併購,這次義大利併購法國船廠,背後就有中國海運撐腰。台灣應記取教訓、痛定思痛,從組織上大規模改造中油、台電,並進一步延伸至所有公營事業,才能將公營事業從目前極端無效率的漩渦中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