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對情侶透過群募平台籌資赴美挑戰重機公路之旅的新聞引起討論,有網友認為這對情侶在戶頭沒多少錢的狀況下,靠他人資助出國遊玩,是接近乞討的行為。雖然網友最後撤文並另發新文向這對情侶道歉,靠群募集資出國到底是創意還是乞討、值得鼓勵或應被撻伐,已然是新時代的新話題。
站在財經記者的觀念,群募平台的設計,原本就是讓一些天馬行空但欠缺資金的構想,有被落實的可能,而且未必所有案子上了群募就一定拿得到資金,投資人是不是願意埋單這個構想、提案,取決於企畫內容有多吸引人和執行完整度。
說真的,這就和所謂高科技業的本夢比,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以上述年輕情侶為例,可以靠提案內容說服投資人、取得足夠資金完成重機縱走美國公路的夢想,就我來看是很值得佩服的,和企業說服銀行或投資人掏錢,並沒有高下之分。
更何況投資人的想法是多變的,如果構想不夠新或太老套,只會步前人窠臼,恐怕也是沒辦法說服人出資,因此從這種種來看,要透過群募拿錢,並沒有網友想像「只出一張嘴」、「有個好聽的說法」這麼簡單,其中存在的商業模式和創意、商機缺一不可。
在眾多的討論中,最有趣的一點,是竟然有部落客發文指這對情侶可透過這樣的模式出國,是「沒有努力」,這讓人十分莞爾,試問,部落客接受業者的招待或收受業配費用後出國旅行、撰文,這種拿單一企業的錢的方式,難道就真比群募高尚?
若是硬要比較,我寧可為年輕人的創意募資方式喝采,畢竟看著一個夢想從無到有的落實,比看部落客拿錢辦事的「葉佩雯」讓人開心多、也有意義多了。
隨著籌資管道日益多元化,透過群募完成的案件未來勢必愈來愈多,創意值多少錢,最後也必須交由市場、出資人決定,就像這對情侶在騎車機的過程中,吸引了輪胎廠商等的贊助,這種創意發想後衍生的廣告價值,也比傳統廠商直接花錢指定內容的廣告文更讓人樂見。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看著別人靠創意賺錢之際,先收回那些乞討、不勞而獲的酸民言論,想想你自己的創意能值多少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