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是中國商業史上的一頁傳奇,而台商堪稱是義烏崛起的幕後英雄。許許多多的台灣人,在上世紀九○年代橫跨海峽,懷著一股肯吃苦的拚勁在義烏白手起家,為義烏貢獻奇蹟,他們也大方將義烏經商甘苦談提供給青年借鑑。
郭令彬 義烏台商會會長
彰化人,九○年代將自家玻璃廠遷至義烏,主營工藝玻璃,出貨量世界第一。
蔡英男 義烏台商會副會長
台南人,做貿易起家,專門協助南美洲商人到義烏採購,兩岸三地設有數個據點。
郭集福 義烏台商會副會長
馬來西亞華僑,從跑單幫開始,一路開創義烏天然水晶產業,成為當地產業龍頭。
陳健甫 義烏台商會監事長
南投竹山人,原在台北當導演,四十歲受家族連鎖超市徵召赴義烏承接採購任務。
Q1.台商在義烏有多少人,經營哪類產業?
Ans.
郭令彬:「七八成都做貿易」
台商在義烏大約有兩百間公司,連眷屬約五、六百人,其中有七、八成都是做貿易。台商西進義烏可以分成三個十年來看,第一波是九○年前後,蔣經國開放兩岸通商,當時第一波來的台商多數都失敗回去,最主要原因是對當地法令不了解,很多人交了慘痛的學費,敗回台灣。
第二波來的台商,在千禧年前後過來,此時義烏的商業環境已經成熟一點,景氣正好,只要肯吃苦、肯做,機會多的是,慢慢地大家在這裡打下江山,很多台商會重要幹部,都是兩千年這一波站穩腳跟的。
第三波算是二○一○年以後,也有一些台灣人過來,大概都在卅歲左右,他們換做餐飲連鎖,水煎包、珍珠奶茶、鐵板牛排,比如義烏台商時常聚會的豪尚豪牛排、一鼎饌,都是我們台灣年輕人在經營。
Q2.當初為什麼想過去義烏?
Ans.
蔡英男:「出走才有活路」
實在講,當初如果有錢,人不會過來義烏啦,缺水、缺電、什麼都沒有,從上海開車過來要七個小時!
我從民國六十七年開始做貿易,「一張桌子、一張電話」就敢跟全世界打交道,那時候到處都是機會,但是到了九○年代,台灣的工資、房租飆漲,越來越難做,連員工都請不到,我在台南的公司員工福利一堆,冰箱裡綠豆湯也有、啤酒也有,還是請不到人,沒辦法只好到大陸。
郭集福:「跑單幫看到商機無限」
最早我是跑單幫,二○○四年才決定常駐義烏。義烏跟廣州比,勝在集中、方便。比如說在廣州想批家具,得租一輛車到佛山,反反覆覆地跑─當時候外賓(港澳台、外籍人士)只能住三星級以上的特定酒店,一百多元的小賓館都不能住,很不方便。義烏地方小、市場集中,商機更多。
陳健甫:「不闖怎麼知道世界多大」
我是受到家族徵召,我們家族在南美洲有連鎖超市,原先都是透過批發商拿貨,但在九七年金融危機以後利潤越來越低,就想找我直接過去採購。以前我在台北做導演,有機會到廣東的工廠去拍片,那時候就真的感覺到大陸急速在起飛!雖然當時已經四十歲,有機會也就決定去闖一闖,看看世界有多大。
Q3.二十年前的義烏,想必跟現在很不一樣?
Ans.
蔡英男:「早期義烏製造=今天買明天壞」
差別可大了。義烏最剛開始的產品品質完全不行,九○年代那時候,有可能是今天買、明天壞,甚至上午剛買,下午就壞掉了。當時本地的工業不行,歐美商人要找中上檔次的商品還是喜歡去廣州,義烏吃的是中下、低端市場,較吸引到非洲、中東、中南美的商人。
郭集福:「早期坐小飛機像在賭命」
一九九九年我到義烏的時候,義烏的交通還是太不方便,每次只能從廣州轉火車進來,之後義烏的軍用機場開放,但軍機場降落跑道太短,依照軍機特性設計的,每次降落免不了急煞,所有乘客都往前衝,像在賭命一樣。
Q4.在義烏台商面臨了哪些困難?
Ans.
蔡英男:「敗回台灣的比來的更多」
目前台商在義烏的典型情況是,回去的比來得還多。中國工資、地價飆漲,就像二十年前的台灣,我們做貿易的,早期利潤可以拿到十個點(百分之十)、廿個點,現在只剩一個點、三個點,做不下去。
郭令彬:「屆齡退休接班無人」
現在很多台商也面臨到第二代接班的問題:把小孩子送去歐美讀書、培養成醫生、律師、博士,他們哪願意過來接班?第一代的台商現在有些五、六十歲了,只好維持半退休狀態─也沒心力去拚搏、轉型升級,就把十幾年交情的老客戶做好,做到哪裡算哪裡。
Q5.談到接班問題,許多人認為大陸年輕人有「狼性」,而台灣青年只愛小確幸,兩岸青年競爭時台灣人是否居於劣勢?
Ans.
郭令彬:「單打獨鬥機會不大」
台灣年輕人生活太優渥,很多都是嘴巴講講說想闖、想打拼,真的過來一看,第一個就問「禮拜天有沒有休息?一天工時幾小時?」如果堅持說一周工時四十小時,還要有下班的生活,來這裡跟大陸年輕人拚什麼?講實在話,機會不大。
我們老一輩是起得比客戶早、睡得比客戶晚。反而在大陸年輕人身上,比較能看到二十年前台商離鄉背井打拼的影子。
陳健甫:「少了一點膽識和格局」
兩岸青年相比,台灣人少了膽識跟企圖心。其實中國內需市場這麼大,光是選單一品項,深入做就能站穩腳跟,但是台灣年輕人往往都敗退回去。
比如二○一四年有一對兄弟把台灣的鐵路便當帶到小商品市場裡賣,七萬多個攤商,這麼好的機會,但是他們每天只做一百個便當,花一樣的經營成本,只要多請兩個送貨小哥就可以做到五百個便當,但就是不敢融資、不敢把格局做大,很可惜隔年就回台灣了。
蔡英男:「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以前我們這一輩是餓著肚子也要多攢一些給子女,現在年輕人好像普遍即時享樂,看重生活品質,這是代溝、也許也是一種進步吧?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努力,都過小確幸生活,經濟要靠誰支持?也是看個人選擇啦,假如有野心、有慾望,物質條件要好,還是要付出一些努力。
Q6.對於想要前往義烏發展的有志青年,他們應該做好那些思想準備?
Ans.
郭令彬:「資金、缺工、削價競爭」
第一個就是資金問題,台商在義烏的銀行貸款很困難,做生意的口袋裡必須準備足夠周轉的現金,再來是全中國都在頭痛的缺工問題,義烏很多產業都是勞動力密集型,沒有工人就生產不出來。第三個問題是本地工廠的削價競爭,舉例說台商要有5%利潤才接單,本地人可能有2%就接了,一下子把台商的客戶都帶走了。
最後的困難是本地法規不明確,很多事情處於灰色地帶,比如早期台商的小孩進不了本地學校、台商無權考駕照⋯⋯等,台商只好抱團求生。我們台商協會,也是一個幫大家服務的性質,有時候一些商業糾紛,出了問題進了派出所,台商會就會幫忙去居中調解一下,畢竟大陸還是比較講人情、靠關係的。
Q7.從事傳統貿易的優勢不在,台灣年輕人還有哪些機會?
Ans.
郭令彬:「內銷、電商,且戰且走!」
在大陸做內銷還是有市場,十三億人口,光是只賣金字塔中層,或者鎖定只賣下層,都已經是不得了!年輕人也可以試著去搞懂電子商務這一塊,義烏工商局已經在規劃電子商務園區,預計會很歡迎台灣年輕人來創業,但是詳情還沒有定下來。
還是要提醒大家,做淘寶網店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很多人想買空賣空,很好賺,實際上不容易,小商品貿易最重時機,如果背後沒有穩定的供貨方,當貨物好賣的時候很可能拿不到貨,不好賣的時候工廠硬塞貨給來,要借錢變現。所以要做淘寶,一個是自己有工廠,一個是要找到有實力、有誠信可以配合的工廠。
陳健甫:「文創、服務、農業科技」
台灣年輕人生活在自由經濟社會,想法還是比較靈活有創意,台式細膩服務也是大陸這邊欠缺的;在產業方面,台灣在農業科技上也都還有優勢。目前義烏政府特別看重台灣的文創產業,除了已經落成的義台創意設計中心,還準備規畫一塊類似博二特區、華山文創的空間,相關科系的學生可以留意後續消息。
郭集福:「有膽識才敢做世界第一」
跑單幫跑出水晶王國
成功因素:勇敢出走
一九九九年第一次到義烏來批貨時,馬來西亞華僑郭氏兄弟肯定沒有料想到自己會舉家落腳這個初次聽聞的小地方。僅僅是因為在朋友聚會中,偶然聽到有人來中國批貨賺了大錢,廿多歲的郭集福當機立斷,跟著朋友來到中國。「那時候馬來西亞很少中國貨的,大家不敢來,想說是共產黨的地盤。結果我們一個貨櫃運回去大家捧著現金要,轉手馬上翻倍!」
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義烏,競爭激烈,跳票的情況特別多,馬來西亞國內的生意不像過去好做了,當時三十歲的郭集福想:「馬來西亞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底游的都被人壟斷了,我想做電訊王,沒有機會了,我想做海運王,但是已經有人做了」,即使他才三十歲,但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要想賺大錢、要想在馬來西亞闖出事業已經難如登天了,於是他選擇往外走。
二○○三年正逢 SARS肆虐,要來中國身邊沒人支持,「身邊的朋友聽到我們要來中國,都說『珍重』,就是抱著以後見不了面!」來到義烏後,郭集福觀察到本地缺乏天然水晶資源,再次憑著一本葡語書、一台複讀機,單槍匹馬飛到巴西,找到了穩定的原石供應商,成就了義烏天然水晶霸主的位置。「十年前義烏沒有人做天然水晶,現在全義烏有七千多家上下游廠商,我們還是一家獨大!」
郭令彬:「一款商品我們可以賣掉數億隻!」
蠅頭微利堆出玻璃王
成功因素:庫存充足
星砂瓶、瓶中信,還有一罐罐五顏六色的亮粉、亮片 —那些家庭書局裡頭總會有的小玩意兒,原來有九成都產自義烏,郭會長說:「工藝玻璃,我們是義烏第一,也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廿年間屹立不搖且越做越好的秘訣是什麼?郭會長說,充足的庫存是很大原因!
實際來到工廠,看到滿坑滿谷的庫存,還是不禁心生疑問,「庫存過多,難道不會影響資金周轉?為什麼不能每月制定計畫,依造需求量來生產?」原來這與義烏商品特性有關:低單價、勞力密集。
與廣東、深圳一帶的大工廠不同,義烏的工廠多為勞力密集的小廠,不需要制訂年度計畫、季度目標,批貨商也不會有固定的批貨清單,往往是順勢而為,有時遇到貨櫃裝不滿,船明天就要發了,一通電話過來「缺兩個立方的貨,有沒有?」幾小時內馬上要運到港口,晚一點人家船就走了,這時候穩定的供貨鏈、充足的庫存就是關鍵!總之,「做我們這種小生意,屬於販夫走卒一類的,最看重時機!」
陳健甫:「保時捷設計在全中國第一間門店」
從箱包代工到保時捷代理
成功因素:升級創新
曾在台北從事導演多年的陳健甫,因緣際會下,接下家族在南美洲的連鎖超市徵召,到義烏學習採購,一路從外貿做到製造,幾乎在每個商貿環節都下過苦功。二○一四年起,更將保時捷設計精品引入中國。
本身從事箱包設計製造多年,陳健甫對於保時捷精品機能與外觀並重的設計理念格外欣賞,「德國製造乍看之下中規中矩,真正使用了,才會發現到其中巧思」,比如一款熱銷的帆布後背包,扣環上特殊防盜設計,只有特定角度能掀起,藏在細節裡的低調設計,不只吸引中外影星席維斯史特龍、成龍等人愛用,也帶給他自己的箱包工廠多元設計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