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在北京一場閉門的學術沙龍中,幾位與會的金融專家對於大陸正如火如荼進行的「金融去槓桿」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金融業本身就是一個操作槓桿的行業,況且目前大陸外匯存底雄厚、資金外流已止血、銀行業獲利良好且不良貸款率維持低水準,實在看不出有哪些金融「黑天鵝」的火苗。
然而,從大陸領導人,乃至一行三會、地方監管人員,近來時時刻刻把去槓桿、加強金融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掛在嘴上。難不成,大陸金融業在一片祥和的背後,有著什麼「灰犀牛」?
大陸中央財經辦主任劉鶴在今年8月說過:「每一部金融史,就是一部危機史。」他警告,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國際上平均每年會發生6場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並不是人們想像中小概率事件」。劉鶴說,每一次危機都意味著金融監管的失敗,和隨之而來的重大變革。
眾所皆知,劉鶴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最重要的財經策士,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的「頂層設計」、「經濟新常態」,據傳都是出自劉鶴的建議。
不同於過去幾屆領導人拚命衝高經濟成長,習近平選擇寧可犧牲經濟高速成長,也要換取經濟品質的提升,藉由調整經濟體質來避免「硬著陸」。這個思路套用在金融領域,正是對金融行業嚴加監管,將金融危機防患於未然。
於是,習近平在7月罕見地親自出席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並直接點出4大領域的有風險的跡象:同業往來、資產管理、表外業務和影子銀行。10月中旬,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針對金融領域則強調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過去半年,我們也看到大陸監管機構雷厲風行地整頓這4大金融領域的弊端,並在「一行三會」之上,設立了類似「頂層設計」概念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導金融風險的防控工作。
在具體做為上,人行9月禁止比特幣等數位貨幣的ICO(首次代幣發行);本月人行公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機構將資管產品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風險準備金;近日,人行又將矛頭指向網路小額貸款行業。整個大陸金融市場的氛圍,可說是緊縮再緊縮。
除了上述的4大金融風險,伴隨大陸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而衍生的個人消費透支,以及各種不斷翻新的金融科技產品,其潛在風險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人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九大期間也曾提醒,應該留意家庭部門槓桿的增長質量。
月初美國總統川普訪問中國後,大陸宣布在金融領域對外資大幅鬆綁,其目的一方面除了向美國釋出善意,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希望藉助國際金融機構的風控經驗,化解大陸金融市場這些蠢蠢欲動的「灰犀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