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翻轉流浪人生 街友來「起家」

Foto

如果半個月能募到新台幣160萬元,你會拿來做什麼?一名服務無家者(Homeless)13年的老青年和一個積極參與社運的城鄉所研究生,為了翻轉社會對無家者的看法,在今年5月發動「起家工作室」的集資專案,他們的目的不是錢,而是要讓技藝精湛的老師傅回到職場,讓他們在重拾信心的同時,幫助弱勢家庭,用修繕的力量,把自助助人的精神傳遞下去。

第一線「救火隊」 看盡底層百態「原本擔心第一階段的募資金額60萬元能否達標,沒想到一放上去3天就達成,一週後就到了90萬,曾猶豫要放滿1個月還是提早收……才半個月就超過120萬元的終極目標。」提到募資,起家工作室專案經理人許哲韡至今仍感不可置信。

由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發起的「起家工作室」(KIGE),擁有一群具備水電、油漆、木工和清運等專業技能的師傅,不同於一般的工班,他們曾是流浪街頭的無家者,或是生活艱難的貧困者,因為這場成功的募資,才使塵封十多年的好手藝重出江湖,幫助一間間的老房子找回嶄新的面貌。

這計劃的發起人有兩位,一位是服務無家者長達13年的不老青年張獻忠,另一位是長期關注社會弱勢議題、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許哲韡。這對年紀相差16歲的「老小青年」,對弱勢照顧有不同的做法,卻有相同的理念,他們皆認為很多人只是缺乏一個機會,沒有表現專長和能力的場域,應該創造機會讓他們回到市場機制。

構思起家工作室的幕後推手、芒草心慈善協會創辦人張獻忠,在2003年退伍後,因緣際會地進入台北市社會局任職,專責處理遊民服務項目,投入萬華區無家者的服務工作13年。觀察弱勢底層的生活樣態,張獻忠發現,無家者不是沒有家人或家庭,多數案例是因為跟家人處不好,而家裏不知道如何照顧,雙方溝通出現嚴重隔閡,最後無家者寧可流浪街頭。

無家者跟當地社區的主要衝突源自「空間」問題。舉艋舺公園為例,在沒有控管的情況下,居住於此的無家者曾達100多人,引發驅趕聲浪。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張獻忠閃過一個念頭,解決空間爭議,或許能保障無家者的生存權,藉助過去社區營造的經驗,他把無家者和「閒置人力」概念劃上等號,規劃出一套「以工代賑」的整合方案,從社區裏找機會來解決問題。

張獻忠說,在台北市6公尺以上的街道由清潔隊負責清理,但6公尺以下之處幾乎是髒亂死角,無人聞問也束手無策。他腦筋一轉,找上當地里長商量,由無家者來清理6公尺以下的巷弄,不但幫助無家者創造工作機會,改善社區環境,更改變居民對無家者的印象,而費用由社會局支應。推出後大受好評,萬華區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里都採用此方案,讓70多名的無家者因此獲得工作及穩定收入。

創造新機會 弱勢也有助人力量
曾有人為此特地向張獻忠致謝,他回憶,那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家,因為沒錢,只能去一些供餐的基金會充飢,有時工作人員的態度和語氣,讓老人家覺得很沒尊嚴;對方跟他強調,自從有了這份工作,用自己賺的錢去買想吃的食物,感覺很有尊嚴。

這段對話讓他感觸良多,「我們一直在談自立,沒有錢如何自立?強調尊嚴,沒有錢哪來的尊嚴?」透過十幾年來的耕耘,他認識許多身懷絕技的無家者,因為年紀大、身體孱弱或個性不擅長溝通等因素遭市場淘汰,如何創造機會,讓他們回到市場機制裏,但絕對不能沿用原來的方式和架構。

張獻忠從過去服務經驗得知,弱勢群體的居住環境不良,不妨把有技藝的師傅們組成一個工班,協助弱勢家庭修繕。他的構想是,工班師傅獲得經濟保障、改善生活,同時協助弱勢家庭修繕,解決居住和環境問題,若能對外承接一般性的案子,重回市場機制,額外的收入再挹注到弱勢修繕,產生多重效益。

秉持著這樣的精神,起家工作室應運而生。負責這項專案並總理工班事務的許哲韡,今年29歲,回想與無家者的不解之緣,他表示,要拜碩一的實習課程所賜。加入之初,芒草心正準備擴大服務規模,而許哲韡與組員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協助修繕辦公室、活動場所及無家者住宿據點,幫忙進行拆除隔間跟油漆等簡易工作,「沒想到繞了一圈又回來做修繕」,一切就在誤打誤撞中開始。

在2014年7月以前,許哲韡以學生身份來實習,對無家者的議題越來越深入後,即一頭栽進,從兼職轉為全職。提到起家的生成,他深吸一口氣說,「很複雜!」原來修繕工班自2015年10月開始運作,礙於經費,他們四處奔走找資源,期間獲得台大創意創業學程及貝殼放大募資公司的協助,從名稱徵求、粉絲頁、 LOGO到宣傳片的完成,花了半年多的時間,終於讓整個案子順利上架。

資金到位之前,許哲韡什麼案子都接,僅收取材料費跟工資,同時累積經驗。即便募資順利,他也漸感到規模不足,項目收費依然有限,他們決心發展出一定的商業規模,否則將坐吃山空。實際上,工作室成立至今,所有行政業務都由許哲韡跟另一名兼職夥伴包辦,但他們倆都未支薪,收入都用來支應12名
修繕師傅的工資和材料費。

翻轉刻板印象 撕去汙名化標籤他笑著說,募資打響名聲後,案源越來越穩定,除了一般的家庭提出修繕需求外,也有政府單位主動聯繫,如衛福部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此外,扶輪社也透過管道向他們提出挹注經費的構想。若不含材料費,只計工班人力與管理費用,平均每個月有40萬到50萬元的收入,可保證師傅們的固定底薪並支應行政人員的薪資,讓往後的運作更順利。

起家成立之前,許哲韡花了許多時間跟師傅們溝通,他不諱言,自己也曾囿於刻板印象,對於工班的專業產生過疑慮,但在瞭解每個人的背景和狀態後,突然領悟「流浪是一種生命狀態及多重困境下,最後不得不的選擇,那是一種結果,不代表這個人一定做了什麼,才淪落至此,所有的專業人士都有可能會流落街頭」。

許哲韡在公園遇過一位工程師,因家人生病而申請留職停薪,後來就失業。再看看工班裏的師傅,有人從小家境不好或遭逢變故須辭職照料家庭,抑或遇到大規模的房地產蕭條和產業外移,在不可抗力因素下,他們的生命狀態不穩定,如果運氣又不好,輾轉生了幾場大病,人生就此跌入谷底。

看到無家者、弱勢族群的沉重生命經歷,張獻忠和許哲韡感觸很深。張獻忠希望社會把無家者當成一般人看待,弱勢不是只能接受別人的施捨,他們自立後也可以幫助別人,只要一個機會、一筆經費就能獲得許多無形的反饋,形成正向能量的循環。

許哲韡盼能藉起家拋磚引玉,讓更多人看到貧窮線之下的真實現況,不要把貧困者、無家者和生活不好的人隔離社會之外,貼上汙名化標籤,大家應該認真思索,在傳統的收容、補助和驅趕之外,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融入社會。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10期

https://www.facebook.com/duowe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