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真希望我沒說過那句話!」
「喔,我真不該那樣做的!」
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這兩句話,或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大多數人在某些時刻,都曾經脫口而出。對我們某些人來說,說這話的比例還遠遠高出我們所願意承認的次數!這些話代表了我們的悔恨,當我們瞭解到,我們或許不該對那個團隊成員提高嗓門、或許不該揮拳敲桌、或許不該詛咒那個擋路的司機,雖然當時正要去參加的會議已經遲到了!
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這種自然而然的反應似乎是無可避免。事實上,我們很多人會採取反應,然後很自然地把本身的行為怪罪在對方的身上──「沒辦法,都是他的錯!」或「她應該放聰明點,不該逼我這樣做!」但我們往往未能瞭解的是,通常讓我們身邊的人感到遲疑的原因,正是我們對這些狀況的反應。我們就像一艘快艇,在行進的路上留下航跡,而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留下的是我們在勁道公司稱之為「情緒餘波」的痕跡,這種痕跡讓我們的團隊、同事、朋友與家人忍不住問自己這類問題:「我能夠信任你嗎?你是個穩定的人嗎?你是否有他人願意選擇追隨的領導特質?」
好消息是,只要我們能夠先瞭解這類反應從何而來,就有辦法能夠控制我們對身邊事件的這些反應。
在人類大腦最原始的部分,有個地方叫杏仁核。這部分設計的功能,是為了保護我們,讓我們能夠偵測危險,並開啟我們「戰鬥或逃跑」的反應模式。顯然我們碰上迎面而來的巴士,能夠趕快跳脫離開,或者手碰上滾燙的火爐時,會自動縮回,都是因為這種機制的幫助。有些時候,這類最初的反應,並不是針對當下狀況最適當的反應,因為杏仁核在我們還來不及透過大腦管理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整理消化整個狀況的時候,就已經介入,我們很快就陷入「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作者丹尼‧高曼(Daniel Goleman)所謂的「杏仁核劫持」(The Amygdala Hijack)的狀態中,被「戰鬥或逃跑」的反應所接管。
當我們陷入「杏仁核劫持」的狀態中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往往會讓我們後來說:「真希望我沒有這樣做!」也是在這些時刻裡,我們開始瞭解到,我們可能為自己的同路人留下了一些不如預期的情緒餘波。
由於風險實在太高──我們的人際關係、事業成果、工作狀況與文化全都繫於此──因此我們不能讓「杏仁核劫持」主掌我們對事情的反應。如今,我們既然已經瞭解到反應的來源,就能採取一些步驟加以處理。以下是幾個勁道方法,可以協助你管理你的反應──即使你本質上很容易陷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亦然。
質問真相──你所認知的真相版本是唯一存在的真相版本嗎?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存在?嘗試以下的簡單SCC法則,以便探索可能存在的多重真相:
1、停(Stop)──當你注意到自己又陷入「戰鬥或逃跑」的感受中時,提醒自己暫停下來。有時,只要一個簡單的深呼吸,就能完成這個步驟。血流中忽然吸進大量的氧氣,可以讓大腦產生內啡肽(endorphin),讓人產生比較平靜的感覺。或者你需要從當下的狀況中抽離:「鮑伯,我現在沒有心情談這件事,我們能不能三十分鐘後再回來討論?」
2、挑戰(Challenge)──挑戰自己的各種假設。這些假設是真的嗎?有沒有其他因素在其中作祟?鮑伯是真的很懶惰,還是他真的碰到了一些其他的困難、所以才出現這個問題?
3、選擇(Choose)──挑選一個合適的反應。不要提高嗓門,也不要揮拳敲桌,挑選一個比較可能產生正面、富生產力結果的反應,這不是說有時大家不需要看到一些火花,不需要聽到你的聲音有熱情,或者不需要知道你實際上是在生氣。此處的重點是,你要瞭解並管理本身的反應,同時刻意、明智而審慎地運用這些火花、熱情與憤怒。
促進學習──抱著學習的心情與人互動,瞭解你一個人並不能找出所有的答案。與人對話時,要抱著充滿好奇的心態,如此一來,你才能保持平靜,同時創造一個環境,讓你與對方能在其中共同跨步向前。
面對艱難的挑戰──你所創造的充滿好奇的環境,讓你可以把心裡倒空,以便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需要你注意的問題上。你因此可以跳出原始的大腦,進入理性的大腦。
豐富人際關係──當你能擺脫杏仁核的控制,專注於希望進行、也需要進行的對話時,你與他人應對的方式,就能讓他人知道,你的確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是個穩定的人,也的確具備他們希望追隨的領袖特質。
可惜的是,要採取這些簡單的步驟不一定都像我們所想的那麼容易。事實上,有些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希望釋放一些怒火,或者真的很想大叫一番、把門摔上、或重擊桌面,我有時也會處於這種狀況,但我通常會用心理學家與卓越的存在主義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在他的著作「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當中所提到的這段話,來鼓勵我自己。弗蘭克在被問到他怎麼能從納粹大屠殺中存活下來時,提出了一個很有力的見解,或許你也會覺得這段話很受用:「你無法控制的力量可以奪走你所有的一切,只有一件事例外──你選擇如何回應這個狀況的自由。」
無論是像大屠殺這樣可怕的事件,或是工作上一段簡短的對話,我們的情緒餘波都會對他人產生影響。當我在思考很多可能讓我的行為被杏仁核劫持的狀況時,我想到弗蘭克的話,於是我要問:我可能留下的情緒餘波是什麼?我要如何管理自己的反應,避免「杏仁核劫持」的狀況出現?
我傾向認為,自己有責任運用我的「反應能力」。
你呢?
本文節錄自「管理雜誌」520期